重振旗“骨”,舞动人生【第一期】
阅读量:102






在健康的成年人体中,骨吸收和骨形成是动态平衡的,这样就维持了骨组织的正常代谢。而骨质疏松症的骨是由于骨吸收强于骨形成,以至于骨形成不能及时填补骨吸收的部位,就造成骨骼密度降低,骨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从而发生骨质疏松。
尽管年龄的增长不一定每个人会患骨质疏松症,但确实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是逐步降低的。目前我国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1.6 亿,在世界上绝对算得上是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人口基数也会越来越大,而骨质疏松症与年龄的增加密不可分。
根据 2018 年 10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0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 19.2%,50 岁以上女性患病率达 32.1%,远高于同龄男性的6%,而 65 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达到了 51.6%。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俨然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
通过本期对骨质疏松的简要介绍,相信读者朋友们对疾病有一定的概念了。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人不重视骨量的下降,最终发展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由于临床表现不明显,且与其他疾病症状自我区分较难,因此容易忽视。事实上, 患病的人群可能更多。那骨质疏松症到底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呢,在下一期中小编再来跟大家一一道来,请大家不要错过,期待下一期的《骨质疏松症的迷惑外衣》。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