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探讨

马瑛个人号
关注

[摘要]

目的 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 2019 年 6 月—2021 年 6 月厦门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60 例,以随机数法分成两组,各 30 例,接受地屈孕 酮治疗为对照组,接受地诺孕素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非经期疼痛、经期疼痛、性交痛评 分以及血清指标,统计在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明确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血清指标高于治疗前, 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而非经期疼痛、经期疼痛、性交痛评分则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χ 2 = 6 . 6 6 7 ,P < 0 . 0 5 )。 研 究 组 总 有 效 率( 9 6 . 6 7 % )高 于 对 照 组( 7 3 . 3 3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χ2=4.706,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治疗中,实施地诺孕素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非经期疼 痛、经期疼痛、性交痛症状,提升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指标,且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更低,治 疗效果更佳,效果理想。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是女性 生殖器中最常见疾病之一[1]。以月经失调、不孕不 育 、盆 腔 、经 期 及 性 交 疼 痛 等 为 主 要 表 现 ,严 重 影 响 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其发病机制并未完全 明了,但目前大部分的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经血 倒流有关[2]。其临床药物治疗也是多种治疗手段中 的一种,以简单、便捷、患者接受度较高为治疗优 势,但是一般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到 了治疗效果。但是此点临床无法保障,且药物治疗 多 有 局 限 性 ,如 停 药 易 复 发 、相 关 不 良 反 应 等 ,临 床 所获得的效果也不太确切,缺乏一种较理想的治疗 方法。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激 动 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s, GnRH-a)、孕激素、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或复 方口服避孕药[3]。地诺孕素(dienogest, DNG)因其 独特的特性,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黄体激素类药 物,耐受性良好,已成为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的靶向孕激素而备受关注。基于此,本研究随机选 取 2019 年 6 月—2021 年 6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思明院区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60 例,分 别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药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 2015 年第 3 期《中华妇产科杂志》的专家 共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中有关 EMS 的 诊断标准[4]。在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随 机选取本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 60 例患者以 随机数法分成两组,各 30 例。接受地屈孕酮治疗 为 对 照 组 ,患 病 时 间 0 . 5 ~ 3 . 5 年 ,平 均 ( 2 . 0 5 ± 0 . 3 4 ) 年;年龄 23.0~46.5 岁,平均(30.52±3.45)岁;体质指 数 1 8 . 6 ~ 2 6 . 7 k g / m 2 ,平 均( 2 1 . 5 3 ± 2 . 5 1 )k g / m 2 。 接 受 地 诺孕素治疗为研究组,患病时间 0.5~4.0 年,平均

( 2 . 0 7 ± 0 . 3 5 )年 ;年 龄 2 2 . 0 ~ 4 1 . 0 岁 ,平 均( 2 9 . 4 2 ± 3 . 2 2 ) 岁 ;体 质 指 数 19.1~26.2 kg/m2 ,平 均(22.04±2.34)kg/ m2。资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5]:符合诊断;可接受治疗;可以配合 本研究所使用的相关评估手段,并给予配合;有固 定 伴 侣 、性 生 活 史 ;知 情 同 意 。 排 除 标 准 :有 严 重 内 科疾病者;近 3 个月内口服激素类药物者;恶性肿 瘤患者。

药物与临床

1.3 方法

研 究 组 患 者 实 施 地 诺 孕 素( 国 药 准 字 H20180090,规格:2 mg)2 mg/次,1 次/d。对照组接 受地屈孕酮片(生产批号 20190420)治疗,初次使用 剂量 40 mg,口服,后改为 10 mg/8 h。两组共治疗 14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非经期疼痛、经期疼

痛、性交痛、血清指标[血清孕酮(serum progesterone, P)、雌二醇(estradiol, E2)],统计在治疗过程中的药 物不良反应,明确治疗效果。非经期疼痛、经期疼 痛、性交痛均以 VAS 疼痛评分法进行判定,0 分为完 全无痛,10 分为强烈难以忍受的疼痛,分数越高代 表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6]。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乳 房 胀 痛 、头 痛 头 晕 、潮 热 、体 质 量 增 加 、子 宫 不 规 则 出 血 、恶 心 呕 吐 。 疗 效 判 定 [ 7 ] :痊 愈 :症 状 完 全 消 失 , 超 声 下 无 肿 块 ;显 效 :症 状 基 本 消 失 ,超 声 下 肿 块 显 著缩小;有效:症状明显缓解,超声下肿块有所减 小;无效除外以上。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 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符合正态 分 布 的 计 量 资 料 以( xˉ ± s )表 示 ,组 间 差 异 比 较 采 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 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非经期疼痛、经期疼痛、性 交 痛 、血 清 指 标 比 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非经期疼痛、经期疼痛、性交 痛、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各指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 对 照 组 ,而 两 组 非 经 期 疼 痛 、经 期 疼 痛 、性 交 痛 评 分 则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 义( P < 0 . 0 5 ),见 表 1 。 2.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对比 。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