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和预防输尿管结石?

李墨农个人号
点赞量:1
关注

生活中大多数输尿管结石患者都被剧烈的疼痛折磨过,甚至达到谈“石”色变的程度。这是由于人们普遍对于输尿管结石疾病的症状表现不太了解,那么在患病的时候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而耽误了治疗,错过了治疗的一些最佳治疗时机,带来了更多的危害,所以更加有必要多去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结石,发病率高,且发病的高峰年龄是20~50岁,也就是好发于正值壮年的劳动力人群,其中男性是女性的2~3倍。

其实大部分的输尿管结石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由肾结石下移而来,且易停留在生理狭窄处,即输尿管与肾盂连接部,输尿管与髂血管交叉部及输尿管的膀胱入口处。

图片2.png

图片3.png

其发病的典型症状

腰部绞痛:通常在运动后或夜间突然发生一侧腰背部剧烈疼痛,同时可以出现下腹部及大腿内侧疼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

图片4.png

血尿:约80%患者出现血尿,其中只有一部分能够肉眼发现尿是红色的,大部分只有通过化验尿才能发现。

图片5.png

肾积水:结石堵塞了输尿管,尿液排出不畅,造成肾积水。有的肾积水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长期肾积水,会造成患侧肾功能受损。双侧肾积水严重者可能导致尿毒症。

图片6.png

发热:结石堵塞了输尿管,尿液排出不畅,造成肾积水。有的肾积水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长期肾积水,会造成患侧肾功能受损。双侧肾积水严重者可能导致尿毒症。

图片7.png

新陈代谢紊乱、饮食与营养不均衡、长期卧床、生活习惯及精神、性别、遗传因素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尿内晶体饱和度和晶体聚合抑制因子的活性两者的平衡状态,一旦某种因素破坏了这种平衡,尿内晶体饱和度过高,抑或是晶体聚合抑制因子活性降低,均可引起尿内晶体聚合,导致结石的形成。此外,泌尿系统疾病,例如,尿梗阻,尿路感染,异物等也可以诱发尿路结石。

图片8.png

输尿管结石症不是单一原因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针对输尿管结石,目前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l 对于大于5mm的输尿管结石,可以选择入侵性治疗如体外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

l 对于结石直径小于0.6CM,表面光滑,无尿路梗阻的病人,可先采取非手术治疗; 

结石的主要成分:

含钙:草酸钙、磷酸钙(含钙结石占90%以上);     

无钙:尿酸、尿酸盐、磷酸镁胺(极少胱氨酸和黄嘌呤)

l 饮水

* 每日饮水2000~3000ML,昼夜均匀。

图片11.png

l 饮食

* 限量摄入糖类:摄入高糖食品,可以使患结石的机会增加

* 少吃草酸盐和钙含量高的食物:含草酸盐高的食物有番茄、菠菜、草莓、甜菜、巧克力、牛奶等。

* 多食黑木耳: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使结石剥脱、分化、溶解,排出体外

l 适当运动

 * 经常作跳跃活动,如跳绳,或对肾下盏内结石行倒立体位及拍击活动,也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l 常用药物 

* 碱性枸橼酸盐 包括枸橼酸钾、枸橼酸钠、枸橼酸钾钠、枸橼酸氢钾钠和枸橼酸钾镁等,推荐用于尿酸和胱氨酸结石的溶石治疗。尿酸结石维持尿液pH在6.5~6.8;胱氨酸结石维持尿液pH在7.0以上。枸橼酸氢钾钠对三聚氰胺所致结石的排石效果确定,建议尿液pH维持在6.9左右。可以用于所有含钙结石。

比较常用的此类药物枸橼酸氢钾钠(友来特)可控的提高尿液PH值,溶解酸性结晶/结石;增加尿液枸橼酸根的排泄,改善低枸橼酸尿症;降低尿液中钙离子的浓度,减少钙盐结晶的形成;通过电化腐蚀效应,促进钙盐结晶的溶解。它具有便于服用、口感好等优点,患者依从性高。

图片12.png

2014《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碱性枸橼酸盐有效减少含钙结石的复发,其适应症可以扩大至所有类型的含钙结石患者。

2019EAU指南指出,枸橼酸制剂可碱化尿液,治疗低枸橼酸尿,抑制草酸钙结晶,有效治疗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

* 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而起排石和解痉作用,能够促进结石排出。

*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硝苯地平阻断钙离子通道,也能使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对促进排石有一定作用。

* 别嘌呤醇 用于尿酸结石和高尿酸尿症草酸钙结石者。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