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小结

平常我们看到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有很多,比如最常见的4句话: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
这4句话不但被人们常说,也曾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健康教育栏目的广而告之当中。
具体而言,合理膳食包括日常既要控制盐分、糖分、油脂等摄入量,不宜过多,又要尽量做到营养均衡,还不宜饮食过饱,尤其老年人以不饿即停为佳。中医养生建议一天饮食不少于30种食材,我算了算,若是早餐做1~2份菜,午餐1~2份菜,晚饭2~3份菜,凉菜热菜、荤素搭配、五谷为养,再加上葱、姜、蒜、辣椒等这些辅料食材,大概是没问题的。另外,饮食时还要注意细嚼慢咽,每一口饭尽量咀嚼不少于15下,以大于30下为宜。饮食当中注意温度也不宜过高,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健康指南中说明,任何超过65℃的食物或饮料均可能致癌。此外,熏、烤或腌制的食物也容易致癌,不宜多吃。
适量运动,通常认为匀速有节奏地有氧运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是较为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通常以30~50分钟内为宜,老年人应该适当减少运动持续时间,并降低运动强度。无论哪个年龄段,利于身体健康的运动,均以不感到明显劳累为宜。通常我会建议我的中年患者,每天下午3:00~6:00之间选择一个时段做匀速快走或慢跑,坚持30~40分钟;而对于老年人,会建议他们在这个时段练习太极拳等较缓慢而舒展的运动。
戒烟限酒,强调了一定要戒除吸烟,对于有过脑梗死病史的患者,还要强调远离二手烟——也就是别人吸烟,自己也要离远点,因为烟中的有害物质,不但会损伤血管内皮,还会引起微小血管的强烈收缩,这些均可能导致或诱发脑梗死再次发生。而所谓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现在也颇具争议。我个人是同意“不同的人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一说法的,但是对于已经患过脑梗死或脑出血的患者,则强烈建议他们也应该做到滴酒不沾——无论他们得的是有症状脑卒中还是无症状脑卒中。此外虽未罹患脑卒中,但是因为其他原因正在服药的患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肝病、肾病等等),也千万不要喝酒,应该做到滴酒不沾。
关于【保持】心态平衡,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尤其是在这个快速发展、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许多人都成了“高压锅”,想做到心如止水、波澜不惊,实在是太难了。在日常门诊过程中见过太多的患者倾诉自己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如何之大,不公、不顺之事如何之多,往往因此又会引发严重的失眠、焦虑、抑郁等不良现象,所以,你若一味让他“洞穿世事薄名利、豁达心胸好自在”,那也只能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臣妾真的做不到啊!”——因此,对于较为严重的心理或精神障碍,适时给予心理疏导或药物调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于这些健康生活方式,还有一个更简明的说法,那就是“吃饭、睡觉、走路、唱歌”。关于吃饭的一些注意事项在上面的合理膳食中已经做了详述。而走路就是指“适量运动”了。这里面强调了睡觉的重要性。莎士比亚形容睡眠是“上帝赐予人们的盛宴”,也就是说,睡个好觉胜过吃顿大餐。所以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熬夜,就是对身体最好的保养之一。而唱歌却是保持心态平衡的良方,坚持正确的歌唱方法,还可以提高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等,好处多多。
虽然说了这么多,但是关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古人早就有了总结。就以这首传颂已久的《长寿歌》为本文收尾吧:
天天三笑容颜俏,
七八分饱人不老。
相逢莫问留春术,
淡泊宁静比药好。
祝大家生活方式越来越健康,开心快乐每一天!
原创不易,请多珍惜!动动手指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们看到,从中受益;若您对我添加关注和点赞,也将成为鼓励和鞭策我继续写作科普文章的重要动力,谢谢!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