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死亡风险上升,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度过“烤”验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3557
关注

今年的夏天,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特别热!

昨天是“末伏”的第一天,开启了“炙烤模式”的三伏天终于快要过去了。然而,全国各地高温红色预警依旧持续坚挺。

很多人都认为,寒冷的冬季才是心血管病高发的季节。殊不知,高温天气同样也是心血管病患者的大敌。

2022年6月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一篇对266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气温每升高1℃,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总风险增加2.1%。

其中,最常见的死亡相关疾病是中风和冠心病。每升高 1 度,中风死亡率增加 3.8%,冠心病死亡率增加 2.8%。


为什么高温会成为心血管病的诱因?


01

在极端高温天气下,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会调节血液分布,更多的血液会流向皮肤以帮助散热,导致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增加。

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这一机制很容易导致发生心肌缺血。

02

高温天气会导致人体水分流失,血浆体积减小,红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的浓度增加,血黏度增加,胆固醇浓度升高,容易形成血栓,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液浓缩同样会引起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患者在热环境中可能因不适而出现血压升高,发生脑卒中,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瘫痪,甚至昏迷。

03

高温天气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加快,心跳加速、冠状动脉收缩加强会给心脏增加负担,增加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的发生风险。


高温下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病

1、饮食方面:

以优质蛋白、低盐、低糖、少脂饮食为主,避免大量饮用冷饮。

天气较热,如果食用大量冷饮也容易刺激血管过度痉挛,诱发急性缺血性血管事件。

2、及时补充水分:

每天饮水量要保持在2000-2500毫升。当我们感到口渴时,身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已经给心血管造成负担。因此,建议大家在感到口渴之前就要喝水。

在出汗比较多的时候,也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比如淡盐水等。

3、避免环境冷热交替:

夏日开空调后,室内外温差较大,也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要控制温差,室内空调温度和室外温度的温差在8°C左右,最好间隔几小时开窗透气。

4、运动:

运动不要过度,强度适量,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避开高温时段。

5、基础疾病的管理:

管理好基础疾病,血压监测较平时更需频繁,及时调整降压药;血糖监测更要规律,合理控制血糖;患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更需规范,尽量避免随意停药。

6、身体异常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突发的胸闷、胸痛且不能缓解,呼吸困难、严重心悸、头晕等异常症状,均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