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常见营养误区及科学饮食建议

阅读量:1349

营养对肿瘤患者的重要性


在肿瘤的影响下,肿瘤患者极易呈现异常代谢状态,因此是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肿瘤患者极易发生营养不良,部分患者常发生恶液质,表现为厌食、进行性体重下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晚期还会出现癌痛、器官衰竭,营养不良。值得注意的是,营养不良是约 22% 肿瘤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1]。此外,对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营养不良使血浆蛋白水平降低,导致机体对化疗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均产生障碍,明显影响化疗药物的药动学,进而导致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增加,机体耐受性下降,抗肿瘤治疗效果明显降低[2]。因此,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对肿瘤患者优化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非常重要。然而,在营养治疗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不仅使补充营养的效果打折扣,甚至可能与营养治疗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如何规避这些误区,科学饮食呢?

常见营养误区与科学饮食建议

误区一:营养会“喂养肿瘤”

关于营养“喂养肿瘤”的争论没有任何证据,不应作为癌症患者减少或停止使用营养支持的理由[3]

营养治疗是临床治疗及康复的基础手段之一,国内外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并不会增加肿瘤复发率或转移率、降低生存率,反而可明显提高肿瘤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救治率、降低病死率,降低药占比及医疗支出,对大部分营养不良肿瘤患者具有积极意义[4]。肿瘤的代谢特征是利用糖的能力强,利用脂肪的能力弱。因此,肿瘤患者适合“低糖高脂”的营养补充,能在满足机体能量需求的同时不“喂养肿瘤”[5]

误区二:营养在汤里

有人认为营养在汤里,只要给患者喝汤就能补充营养,这也是误区[3]

汤的营养只有原料的5%~10%,主要含有维生素、无机盐,大部分营养(特别是蛋白质)都留在固体的“渣”里。因此,建议有进食能力的患者不能只喝汤,还要摄入鸡蛋、瘦肉、鱼和豆制品等优质蛋白、粗粮等主食、多种蔬菜水果。如果患者自然进食能力有限,不能正常摄入固体食物,可以首选肿瘤适用型口服营养制剂,不仅能为机体提供所需营养物质,还可以维护肠的屏障功能。口服营养制剂的营养消化吸收效率高,服用感觉舒服,在放化疗时甚至可以完全代替食物[5]

误区三:不吃东西可以饿死肿瘤

有人认为不吃东西可以让肿瘤细胞没有能量生长,继而“饿死”,这是错误的观点。肿瘤细胞是不正常的细胞,它们在快速分裂、生长中利用正常细胞的营养。“饥饿疗法”会造成机体营养不足,影响体内正常细胞的生长和生理功能,使自身免疫力下降,影响肿瘤治疗的效果,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果为了使肿瘤得不到营养而伤害正常组织,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3]

因此,患者需要夯实营养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不仅要进食,还要注意拓宽食谱、丰富食物种类,建议每周食用25种以上的食物。良好的营养状况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加快疾病康复[6]

误区四:水果比蔬菜营养好

因为水果价格偏高,人们就自然认为水果比蔬菜有营养。其实水果的营养价值普遍比蔬菜低,如100克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为4毫克,而100克小白菜的维生素C含量是28毫克。古代养生理论提出的是“五菜为充,五果为助”,可见祖辈们早就知道蔬菜比水果营养价值高[3]

蔬菜中尤以颜色深的绿色、橙色菜营养丰富。当然,水果也是重要的辅助食品,建议患者增加日常蔬菜、水果摄入,尤其是绿叶菜(每天最好选用五种以上的蔬菜,总量300~500克),各种水果以及根茎蔬菜(如橘子、甜菜、菠菜、马铃薯和香蕉),此外还可以多摄入奶类、豆类和坚果类,以增加钾、钙、镁摄入[4]

误区五:食疗优于药疗

当今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尚无特殊手段,手术、化疗、放疗、免疫营养治疗等均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事实上许多食品都有一定的辅助抗癌作用,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可靠的医学研究证据证实特殊菜谱、食物、维生素、矿物质、食品添加剂、草药或者复方产品能延缓肿瘤进展、治愈肿瘤或预防复发。实际上,其中有些维生素或补剂会影响肿瘤治疗的成效。

食物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机体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食疗不等于抗癌治疗。所以,如果得到一些“食疗偏方”的信息,不妨及时向医生咨询了解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至少不能影响肿瘤治疗[3]

参考文献:

[1] 江志伟 , 黎介寿 . 肿瘤营养学的指南与实践 .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2;19(1):1-2.

[2] 黎介寿 . 肿瘤营养学的兴起及临床应用 .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4;11(1):1-2.

[3]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手册

[4] CSCO 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 .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 临床肿瘤学杂志 . 2012;17(1):59-73.

[5] 《如何获取合理的营养》(肿瘤营养系列科普)

[6] 肠内营养临床药学共识(第二版)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