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感染,儿科门诊爆满!感染高峰来了吗?该如何应对?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2137
点赞量:6
关注

这个冬天刚来临不久,流行性传染病却层出不穷。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期我国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疾病病原体叠加相关。

监测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等,形成了多种病原体共存的局面。

感染高峰来了吗?面对来势汹汹的各类呼吸道病毒感染,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01

儿童医院日接诊量上万,警惕多病毒交叉感染

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以来,全国每周新发的流感样病例持续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儿童医院和儿科门诊,更是人满为患,号源十分紧张。

11月22日,天津市儿童医院公众号公布:门诊、急诊量达到一万。住院患儿也达1700余人。

孩子得病,家长也跟着操心、担忧。不少家长为孩子看病奔波忙碌,很多孩子是连续几次进医院,前段时间刚得过支原体肺炎,这次又中招流感。

据南京市儿科医院的医生介绍,最近支原体肺炎已过感染高峰,但是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同时,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感染人数也有所增加,甚至出现“叠加感染”。

02

哪几种病毒易叠加感染?

根据北京卫健委的信息,北京已经进入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呈现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的趋势。

从监测数据上看,呼吸道传染病报道前三位的病毒依次是流感、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流行强度已经下降到第四位。

南京鼓楼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进雅表示:“这波高峰跟前段时间支原体感染还有些不同,叠加感染比较多,我们接诊的第一位孩子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还有流感叠加感染,都是发烧咳嗽,一部分孩子病情重的话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高烧不退的表现,听诊能听到啰音。”

相比感染一种病原体,叠加感染更为棘手。一方面,细菌和病毒可以共同传播,导致病情更加复杂和严重;另一方面,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交互作用,影响疗效。因此,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病原体类型和药物作用机制。

另外,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为XBB变异株,虽然流行趋势较低,但冬季仍有反弹风险,需要进一步关注。

03

为何今年呼吸道传染病尤其多?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天气原因,今年天气骤冷,人体还没来得及适应环境温度的时候,病毒细菌容易趁虚而入。

另外一种说法是因为我们在疫情三年中欠下的“免疫债”。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诊疗中心主任彭劼2023年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免疫债”是一种通俗易懂的形象表述,是指人们长期低接触特定病原体,导致病原体免疫刺激缺乏,从而形成易感人群增加的局面。

彭劼主任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间,人们一直采取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方式进行防疫,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变少,导致群体免疫变差。现在一放开,人们再次接触病原体,就会出现免疫过激反应,从而出现暴发流行。

04

感染高峰来了吗?如何科学应对?

目前,感染高峰是以支原体感染、流感、腺病毒感染这样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为主。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披露的数据,目前中国北方感染情况仍处于上升阶段,但未达到峰值;中国南方感染情况刚刚出现上升。

但大家也不要恐慌,金冬雁认为,本次流行的病毒传染力不高,因此不会大规模暴发。

冬季是多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加上疫情结束后群体免疫水平的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应该做好防护。

首先,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流感、肺炎等疾病,有针对性的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其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开人群拥挤的场所、保持社交距离等。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让身体能以最佳状态应对病毒和细菌的侵袭。

最后,了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避免恐慌和谣言的传播。在面对传染病威胁时,要学会辨别真实与虚假信息,遵循权威专家的建议,不盲目相信谣言,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恐慌。

编辑 | 姚俊

图源| 摄图网

部分内容综合来自:国家疾控局、北京卫生健康卫健委官网、北京疾控中心、人民日本健康客户端等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