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哮喘同行:监测病情 预防发作
一.哮喘长期管理模式
二.监测手段
1.症状监控:(1)哮喘控制水平评估(2)哮喘控制测试(ACT)
哮喘控制水平评估

哮喘控制测试(ACT)

2.气流受限:(1)肺功能检测(2)呼气峰流速(PEF)监测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检测肺的通气功能的一项检查,肺功能评估应在诊断或治疗开始时进行,控制治疗的3~6个月后,评估个人最佳FEV1,并且此后定期检查
(1)可以协助哮喘诊断
(2)可以评估哮喘严重程度
(3)可以评估哮喘治疗效果
呼气流量峰值(PEF)监测
峰流速仪是用于检测呼气流速,进而反映气道通畅程度的一种简单而方便的小型仪器
(1)协助诊断哮喘(PEF昼夜及周变异率)
(2)判断治疗效果,指导用药
(3)装置简单,便于患者日常监测
3.气道炎症:(1)呼出一氧化氮(FeNo)检测(2)诱导痰检测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
FeNO是一种无创的气道炎症监测方法,通过患者吹一口气反映气道炎症水平
(1)可以协助哮喘的诊断
(2)可以评估哮喘控制情况
(3)安全、方便、无痛苦
诱导痰检测
让患者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无痰/少痰患者产生足量痰液,再对痰液的细胞成分进行分析的一种检测方法
(1)可以直接反映气道炎症水平
(2)可以评估哮喘控制情况
监测手段的选择:
1.门诊就诊
随访肺功能(病情稳定1次/3月)
FeNO检测
诱导痰检测
2.在家中
每日监测PEF(早晚各1次)
每4周评估哮喘控制水平
每4周进行ACT评分
三.识别急性发作的信号
哮喘急性发作的因素
1.哮喘急性发作多因外界刺激引起:
接触到过敏原空气污染
呼吸道感染运动和过度通气
气候变化情绪激动,紧张
食物、药物
2.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以胸闷气短、咳嗽等较常见:
频繁咳嗽,尤其夜间胸闷气短
PEF值降低感觉十分乏力或运动时感到体弱
运动后喘息或咳嗽感冒或过敏征象:打喷嚏、
流涕、咳嗽、鼻塞等睡眠障碍
3.识别哮喘正在恶化的征象
哮喘恶化通常需经过数小时或数天,有时数分钟即可发生;
症状进行性加重:咳嗽、胸闷喘息、呼吸困难加重,夜间无法入睡或被憋醒;
用缓解药物后症状缓解时间很短或完全不能缓解;
增加用药后PEF仍不能恢复到个人最佳值
4,通过峰流速值识别急性发作
正常(绿区):PEF为个人最佳值的80~100%昼夜变异率<20%,此为安全区
警告(黄区):PEF为个人最佳值的60~80%昼夜变异率为20~30%,警告病人可能有哮喘发作
危险(红区):PEF为个人最佳值的60%以下,需立即加强治疗或就诊
日内最高PEF-日内最低PEF
PEF昼夜变异率=————————————----———×100%
1/2(同日内最高PEF+最低PEF)
四.急性发作的应对
使用哮喘缓解药物→远离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平静等待,观察症状是否缓解→若症状没有缓解甚至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就医,并视情况拨打120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