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憋的屁最后去哪儿了?看完保证你再也不敢憋屁!

俗语说,人有三急。这三急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屎尿屁”。不过,对于视时间为金钱的现代人来说,这三急早已经没有那么急了,在某些重要的场合,该憋还是要憋的。
不过,憋屎和憋尿,最终还是要排泄出来。但是憋屁,有时憋着憋着,屁似乎就没了。
那么,这个被你憋回去的屁又去了哪里呢?

屁主要来自肠道内细菌分解食物所产生的气体,成份有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还有一小部分是在我们吃东西咀嚼时进入的空气。
根据研究,正常人每天大约要放6—20个屁,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如果你放屁的数量超过了这个标准,很有可能是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当然也不排除吃饭过于仓促或者吃了太多的乳制品。
如果不放屁,其实更不是什么好事。无屁而又腹胀,多因肠道某处“封锁”不通,多见于肠梗阻、肠扭转,或因肠麻痹而不能驱动气体“出境”。
很多医生在给病人做完手术之后,一直催促病人放屁,如果顺利放屁了,就说明病人的肠子是通畅的。
这样看来,放屁真的很重要啊!
屁去哪儿了?
如果我们在想放屁时,硬生生把屁给憋回去,那么屁就会进入到肠壁进行吸收,然后进入血液。随着血液进入了全身循环到了肝脏,再经肝脏过滤后到达肺部,最后,屁会从你的嘴里被吐出来。
憋屁不仅正如你看到的这般重口味,对我们的身体也确实没有好处。长期憋屁,使废气堆积在肠道,直接对消化功能造成影响,容易有腹胀不适的感觉,还容易发生便秘。此外,屁无法通过肠道排出,从而进入身体血液循环,对其他器官或造成慢性的影响。
因此,如果以后再遇到让你“有屁快放”的人,那么他一定是在为你的健康着想啊!
如何少放臭屁?
我们憋屁,无非是怕影响到他人。既然憋屁不好,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屁的味道不那么大呢?
首先,在吃东西的时候,要尽量细嚼慢咽,避免空气进入肠道。
其次,红薯、豆类、洋葱等都是“造屁”食物,不宜进食过量。
如果体内寒气较重,湿气过多也是造成屁臭的原因。建议少吃肉类等难消化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多吃蔬菜、豆腐、水果等。
编辑:孙聪阳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