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如何应对?

阅读量:224

入秋以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进入了高发季尤其是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人不在少数,面对“来势汹汹”的呼吸道传染病如何应对?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急起高热、干咳、鼻塞、流涕、咽喉痛,同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临床中,所有人群易感,但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自限性,导致重症、危重症比例很低,其中成年人感染后症状较轻。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健全,相比成年人感染后症状较重,一般以发热、咳嗽等为主,咳嗽比较剧烈。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预防措施:

1. 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流感的手段,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

2. 正确佩戴口罩远离传染源,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去人员密集且封闭场合时建议可佩戴口罩。

3. 注意手部卫生做好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双手。

4. 吃动结合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足量饮水,充足睡眠,适量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预防重在做好保护措施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如若出现了咳嗽、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尽快就医,查明病因针对性地治疗,切勿盲目自主服药耽误病情。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