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人的注意!城市疫情或蔓延到农村,重症高危人群可以这么做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2667
关注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春节将近,随着人员流动的增加,城市的疫情有可能蔓延到农村。

农村地区的老人居多,平时在家不出门,因为春节人员流动、走亲访友,感染风险显著增加,给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再加上老年人感染后发展成重症的几率更大,如何做好农村老人的防护、避免重症成为很多家庭关心的头等大事。

出现哪些症状属于重症/危重症?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主要根据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

其中,成人符合以下任意一项属于重症患者:

(1)出现气促,呼吸频率(RR)≥30次/分;

(2)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高海拔(海拔超过1000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进行校正:PaO2/FiO2×[760/大气压(mmHg)];

(4)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

符合以下任意一项属于危重症患者:

(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出现休克;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尽管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下降,但感染者基数庞大,重症绝对人数也不容忽视。”

保证营养多样化有助于保健康、防重症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的阶段,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张文宏指出,营养是救治感染者的基础,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对于脆弱人群来说,保证营养多样化非常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抵抗力。一旦感染,他们也有“武力”能与病毒对抗。

家人或陪护人员可以根据老人的肠胃情况,选择让老人增加鸡蛋、牛奶、鱼虾等高蛋白食品的摄入。而且每日饮食尽量涵盖谷薯、果蔬、肉、蛋、奶、豆类等,满足身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如果肠胃比较脆弱,可以优先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很多老人在感染初期不一定会出现发热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从而延误治疗。万一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血氧值降到95%以下等情况,会有演变成重症的倾向。

因此,家中如果有高龄老人,可常备血压仪、血氧仪,主动监测心率、血压、血氧等,这有利于尽早发现重症化倾向,及时就医。

除此之外,积极接种疫苗(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外出戴好口罩、减少聚集、勤洗手、常通风、注意消毒等,都是预防重症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

*除标注外,文中图片源自摄图网,已获平台授权

参考资料: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2] 生命时报《养老院版防重症经验来了,6个方法同样适合居家的老人》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