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如何筛查及治疗?一篇文章告诉你
对于慢乙肝肝友们来说,抗病毒治疗是关键,但是对于乙肝病毒感染,我们需要有“全程管理”的概念。所谓的“慢乙肝全程管理”,指的就是慢性乙型肝炎从筛查、监测、治疗,到持续随访的整体过程。接下来,就给大家说说慢乙肝全程管理的那些事儿。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全程管理
01 筛查及监测
乙肝筛查的项目主要是乙肝五项(以前称之为“乙肝两对半”),发现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还需要进一步检查HBV DNA,也就是乙肝病毒核酸检测,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过去很多人认为:我是个小三阳(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就不需要检测病毒核酸了,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另外就是患者的年龄,因为慢性HBV感染绝大多数是婴幼儿时期感染,母婴垂直传播占大多数,年龄越大,感染时间越长,疾病越重。少数患者是因为成年时期免疫力较为低下时感染乙肝病毒转变为慢性化,比如肿瘤化疗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所以需要注意这类患者的筛查。
对于筛查出来的乙肝病毒携带状态的特殊人群,还需要进行定期检查HBV DNA、肝功能以及肝脏超声,动态监测病毒复制情况,以便确认最佳的治疗时机。
02 治疗及随访
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来复查和随访,通常如果病毒转阴以后肝功正常了,患者还需要至少每6个月复查一次。复查和随访主要是为了评价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还要监测不良反应,另外就是通过复查和随访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复查项目包括病毒载量、血清学检查以及肝脏的影像学检查等等。对于高危人群,需要进行核磁检查,比如肝硬化患者建议每6个月应该做一次核磁检查;一般患者建议做肝脏超声,目的主要是筛查肝脏肿瘤。因为有些慢乙肝患者可以不经过肝硬化阶段直接进展到肿瘤阶段。
二、如何做到全程管理?
全程管理说起来很容易,做到很难。需要患者、医生以及政府两个方面共同推动。
1.患者要有认识,要有很强的依从性,这一点非常重要。
2.需要解决治疗药物可及性以及规范化管理的可实现性。目前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价格已经不是问题了。
相信通过全程管理,未来获得临床治愈的乙肝患者会越来越多,那么发生肝硬化或肝脏肿瘤的乙肝患者比例一定会越来越低。
三、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还需要注意哪些事?
01 “乙肝病毒携带状态”表述准确。
以往大家认为只要转氨酶正常就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其实病毒对机体的影响是个动态过程,单一的转氨酶指标不能综合评估疾病的进展风险。所以最新的慢乙肝指南已经把“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表述改为了“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携带状态是一个动态过程,会因为很多因素产生变化,所以动态、定期监测就很重要。
02 ALT正常的患者也需要高度重视。
研究发现,如果HBV DNA阳性,ALT正常的患者,有80%在肝活检发现肝脏有炎症存在,需要及时抗病毒治疗。所以疾病的诊断不依靠一个转氨酶指标来判断,临床评估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病毒水平、血清学指标、表面抗原定量的水平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等。
03 千万不要依靠症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不能单靠症状就去评判病情,疾病发病不一定要有症状表现,所以慢乙肝肝友需要看专科医生,由专科医生会结合多项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