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行性呼吸道疾病热点小科普

冬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目前以肺炎支原体、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为主。近期支原体感染的人数逐渐下降,但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呈上升趋势。

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儿童,流行季节成人普遍易感,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其咳嗽较为剧烈,治疗药物,儿童主要选择阿奇霉素、红霉素,成人多选择喹诺酮类等药物治疗。

流感病毒常见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伴全身症状,常见全身症状如头痛或肌肉酸痛等。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为磷酸奥司他韦等。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联合抗感染治疗。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主要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也可表现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症状为常见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等及发热,严重者可引发肺炎。

此类感染无特效治疗药物,治疗多以休息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可中医药干预,严重者需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流行性呼吸道疾病?

流行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儿童、老人、有呼吸道基础疾病及免疫缺陷的人群感染风险高。

预防首先应避免聚集,不可避免情况下应尽量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接触危险目标后注意消毒,包括手卫生及环境消毒,环境消毒包括空气消毒及接触物的消毒。接种流感疫苗。老年人,尤其是长期吸烟、长期咳嗽咳痰、感冒后咳痰症状迁延不愈的、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肾脏病等,建议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与疫苗毒株抗原性类似的毒株感染发病或减轻发病症状。有效正确的佩戴口罩可以防止自己的呼吸道微生物及飞沫传染给他人,也可阻止空气中的飞沫和呼吸道微生物进入自己的上呼吸道以致呼吸道疾病。尤其是空间封闭、人员密集拥挤、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例如医院、公交车、商场等,佩戴口罩既是自我防护的有效、便捷的途径,也是保护他人安全的重要方式。当然,一些对口罩制作材质过敏者、呼吸困难严重者需注意避免。预防和控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包括戒烟、减少职业暴露、避免感染、加强锻炼等。此外,提高公众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也是重要的控制手段。

若不慎感染,症状较轻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摄入,可适当补充维C及应用感冒药等对症药物治疗。轻、中度患者建议及时查明致病原,以对症用药,动态观察病情,如持续高热或反复发热、咳嗽等应及时就医,避免发生重症肺炎。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