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件生活小事会悄悄伤肝,最后一个很难避开!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2494
关注

每一个五脏六腑都有它的作用和脾性,只有了解透彻,才能更好地保护它,避免疾病侵袭。

肝脏是我们人体中最大的器官,重约1.5公斤,位于身体右肋骨边缘往上一个手掌的位置。

它是人体器官中的“劳模”,不管是吃进去的还是排出去的,都归它管。

01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拥有500多种生理功能,可以同时参与人体消化、代谢、解毒、合成的过程。

1.贮存铁和糖原

一些重要的蛋白质是在肝脏中合成的, 如白蛋白和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判断肝脏的损伤程度。

当血糖升高时,肝脏会负责将肝糖原贮存起来;当大脑发出饥饿指令后,这部分糖原就会转化成葡萄糖,维持血糖的稳定。


​肝脏还能贮存铁元素,生活中想要补铁,可以适当食用动物肝脏。

2.人体最强大的代谢场所

肝细胞内存在体内几乎所有的酶,如磷酸化酶、碱性磷酸酶组织蛋白酶、转氨酶、核酸酶和胆碱酯酶等,丰富的酶使肝脏成为人体最强大的代谢场所。

除了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和脂肪)在肝脏进行代谢和合成之外,肝脏也是维生素、激素的重要代谢场所。

3.强大的解毒功能

大家常说的解毒功能,其实是肝脏对一些毒素进行生物转化,使其水溶性增加、毒性下降,最终减轻对人体的影响并排出体外。

比如酒精,它就是通过肝脏代谢的,酒精进入人体后,肝脏会把乙醇氧化成乙醛,再从乙醛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另外,肝脏还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之一,所以一些有肝损伤的人服药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加重肝损。

常见的伤肝药物有感冒药、抗生素和一些中药等。

4.分泌胆汁帮助消化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消化腺,它是通过分泌胆汁参与人体的消化过程。


​每天,正常的肝细胞可以制造约一升的胆汁,胆汁形成后,可以通过肝管进入胆囊,一部分储存起来备用,一部分通过胆囊的刺激进入十二指肠。

胆汁中胆盐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吸收,还能刺激肠蠕动,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02

肝脏最怕的五个敌人

因为肝脏的“劳模特质”,所以也容易生病。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肝脏疾病高发。

专家表示,肝脏疾病是可以预防的,首先要远离这些伤肝凶手。

第一个“敌人”:炎症

肝炎是明确的致癌因素,它包括乙肝、丙肝等。90%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发展而来。

炎症会不断刺激肝细胞,使其消亡,任由病毒发展,肝细胞急剧下降,肝脏功能遭受严重破坏。

乙肝、丙肝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输血、打针、穿耳洞、刺青、和他人共享牙刷、刮胡刀都有可能造成感染,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

第二个“敌人”:酒精

酒精需要通过肝脏解毒,如果饮酒过度,超过了肝脏的解毒能力,就容易出现脂肪肝,严重的还会发展成肝硬化。

酒精是世卫组织已经明确的致癌物,能不喝最好。如果不得不喝,也要将每天的摄入量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否则即为饮酒过量。

25克酒精量是什么概念?换算下来就是白酒1两,啤酒1瓶,红酒一杯。

第三个“敌人”:脂肪

肥胖的人,体内脂肪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进而增加肝脏负担,诱发脂肪肝。

建议,肥胖的人要制定减肥计划,一个月减1-2公斤是比较合适的范围,切忌快速减肥。

第四个“敌人”:药物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过量服药最先受伤的就是肝脏。统计显示,可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超过900种。

因此,服药一定要遵医嘱,如果有肝功能不全,要提前告诉医生,避免选用导致肝损害的药物。

第五个“敌人”:发霉食物

早在1993年,黄曲霉毒素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也被认为是最强的致癌物质。

它的致癌作用主要归结于黄曲霉毒素,摄入1mg就可能诱发肝癌。

平时一定要避免贮存食物尤其是粮食、谷物,遵循即买即用原则。

每时每刻,肝脏都在不停地运转。它很强大,同时也很脆弱,希望大家能改掉这些伤肝习惯,好好呵护肝脏。

参考资料:

[1]肝脏,一个「没有痛感」的器官…… 生命时报.2021.3.18

[2]有些肝损伤不可逆!这7个伤肝凶手要小心!.北京西城疾控.2018-03-26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