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是什么?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有2.5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数量庞大,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本文将为您解答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诸多疑问,助您了解预防,守护健康。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症状与危害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仍需重视。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恶心等。长期未经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二、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日常生活中,拥抱、握手、共用餐具等行为不会传播乙型肝炎病毒。预防措施包括:
1.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手段。新生儿出生后应尽快接种,成年人也可根据需要接种。
2.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传播风险。
3. 注重个人卫生:不与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引起出血的物品。
4. 确保输血安全: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输血,避免感染风险。
三、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与管理
1. 早期诊断: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乙肝五项检测等,及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
2. 抗病毒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阿德福韦等,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
3. 定期随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低盐饮食,适当锻炼,避免过度劳累。
四、消除歧视,关爱患者
乙型肝炎患者承受着疾病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我们需要给予关爱和支持。了解乙型肝炎,消除歧视,让患者在社会中得到公平对待,助力他们战胜病魔。
总结:慢性乙型肝炎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人都可能是病毒的传播者和受害者。通过普及乙型肝炎知识,提高防范意识,我们可以为自己和他人筑起一道健康的防线。让我们携手共建健康中国,助力消除乙型肝炎。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