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癌为什么不会痛?

目前肝癌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排第4位,在我国肿瘤致死人数“排行榜”中也多年稳居第2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虽然肝病科医生非常重视肝癌的早期筛查,但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却非常非常低,从而导致了肝癌的病死率远高于其他肿瘤。究其原因,与肝癌早期毫无症状,很难通过患者自己的感觉来发现有着密切关系。
早期肝癌为什么不会痛?
看过电影《焦裕禄》的网友都会对焦裕禄患肝癌后为了止住剧烈疼痛而用椅子扶手顶住肝脏的情节,但并不是所有肝癌患者都会感觉到肝区疼痛的。
肝癌的最常见早期表现是一些毫无特点的、没有指向性的表现,在很多癌症或者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初期都会这样,比如:消瘦、浑身没有力气,是最为常见的。
肝脏部位的疼痛是肝癌的一个定位性的表现。但是肝脏部位的疼痛在早期往往表现的很不明显,只有到了晚期,肝癌长得非常大的时候,疼痛才变得明显。
肝癌的疼痛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个是小肝癌的时候不疼,大肝癌才会痛。第二个特点是不痛的时候可能会被根治,疼的时候就没办法彻底治好了。为什么这样讲呢?
因为肝脏是没有痛觉神经的,肝癌很小的时候在肝脏里边生长,人是感觉不到任何的疼痛的。所以如果不做定期的复查,是不会发现小肝癌的。一旦肝癌长得特别大,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时候,它才有可能会因为肝脏体积的增大,而使得包在肝脏外面的那层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肝包膜被撑开。而肝包膜上是有痛觉神经的,所以肝包膜被撑开的时候,就像一个气球里面的气越灌越满的时候,那么它表面的张力就会越来越大,那么它的疼痛就会越来越强烈,等到那个时候的肝癌就是无法治疗的大肝癌了。
所以,肝癌的疼痛的特点就是这样的。没有感觉疼痛的时候可能会治好,有了疼痛的时候恐怕就没有根治的机会了。
易患肝癌的高危因素
1.乙肝
乙肝是可以导致肝癌的,乙肝导致肝癌的机理有以下两种方式:
首先,乙肝病毒可以整合到人体肝细胞内的基因组里面,如果整合部位恰恰是在可以激活癌基因或者阻断抑癌基因的关键部位,就会导致肝癌的发生。
其次,由于乙肝的反复发作导致肝脏出现肝纤维化,最终进展到肝硬化阶段。在肝硬化阶段,肝细胞无序生长,从而使得很多肝细胞发生恶变,造成肝癌。
2.饮酒
这是有明确证据的肝脏损伤因素,是可以作为肝硬化、肝癌单独病因而致人死亡的。现有数据证实男性每天摄入40克酒精(女性减半),5年后就有酒精性肝病风险。而如果不干预的话,酒精性肝病的最终结局就是肝硬化、肝癌。
40克酒精真不是很多啊!按照酒精量的换算公式,40克酒精仅仅是2两50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而已。因此,戒酒是非常重要的肝脏养护技能。最好做到滴酒不沾,如果喝酒也只在聚会场合凑个热闹,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喝。这事儿也需要慎独啊!
3.肥胖
脂肪肝已经成为现在中国最常见的肝病,城市发病率高达20-30%,已经把乙肝甩开几条街了。而脂肪肝的原因就更简单了,吃得多,运动少,脂肪在体内积累的时候,你不仅仅是肚大腿粗身材差,而且肝脏会第一个受害称为脂肪肝。即使有效控制肥胖引起的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还是会有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机会的。而且,脂肪肝不像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好治,现在还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只能靠减肥!
4.曲霉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的致肝癌物质,其中黄曲霉毒素B1可引起细胞错误地修复DNA,导致严重的DNA诱变。从我国肝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发现,某些地区人群膳食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及棉籽等。
总结:
肝癌是多因素(如:乙肝、饮酒、肥胖、黄曲霉)导致的恶性肿瘤;对于存在高危人群,应每半年筛查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从而早发现、早治疗。而直径小于3厘米的单发肝癌,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根治。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