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把睡眠当回事

“发烧38度,很多人就已经感觉不得了,去医院找医生看,但夜里打呼噜,打了几十年,失眠,都没有人把它当回事儿,更不会为这事儿去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郭兮恒在世界睡眠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而每个人或多或少会出现睡眠不好、睡眠不足以及醒后精力不能恢复的情况。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睡眠障碍的困扰,它不仅影响人的健康,也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有资料显示,世界睡眠日全球发起了大型的问卷调查,中国被调查人数为1万人。调查结果表明:42.5%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眠问题,由此而带来的影响是一半以上的人会在白天精神不振、打瞌睡,27.7%的人情绪不佳,38.9%的人白天活动受限。
但是,如此严重的失眠障碍并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调查显示,在所有失眠患者中,大约半数人对此只是听之任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去看医生的只占四分之一。调查还发现,绝大部分失眠患者对于睡眠障碍治疗缺乏科学了解。在出现睡眠问题后,选择药物治疗的只有36.4%,其中一半病人是自行服药,而且因为害怕出现药物依赖反应,大部分人对于选择药物治疗依然心存疑虑。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张景行教授告诉记者,当前,睡眠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郭兮恒所在的北京市呼吸病研究所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曾经在小白鼠身上做过一个实验:将小白鼠分为三组:第一组可以吃,可以喝,但不能睡;第二组可以吃,可以睡,但不能喝水;第三组可以喝,可以睡,但不能吃饭。一个星期之后,第一组的小老鼠最先死掉了。郭兮恒说,睡眠对于生命就是如此重要。睡眠是人正常生理活动必须有的过程,不是可有可无的过程。为此,国际医学界甚至将睡眠研究列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一个亮点。
据统计,美国现有6000多家睡眠障碍研究中心和300家睡眠专科医院。中国国内尚无一家睡眠障碍专科医院。中国睡眠研究会已开始主要致力于努力提高睡眠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水平,“世界睡眠日”也正式引入我国,“3·21”世界睡眠日——2003中国行系列活动已经启动,今后每年的3月21日,都将大力进行睡眠科普宣传,提高大众的睡眠质量,让更多的睡出健康来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