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知识
哮喘这个疾病说起来,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它是呼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有句古话叫“中医不治喘,治喘必丢脸”,透过字面意思,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内科的气喘,是比较难对付的,让各方专家都头疼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治疗周期长,且很容易复发,因此是不受医者们待见的一种疾病。
到底什么是哮喘呢?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主要特征就是气道慢性炎症,而且这种气道慢性炎症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出高反应性。而且这种喘是可逆性气流受限,也就是说喘好了又恢复到正常状态了。
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其发病具有家族集聚现象,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亲属患有哮喘的话,那你患哮喘几率就高一些,而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哮喘的环境因素包括变应原性因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敏源,如室内变应原、室外变应原、职业性变应原、食物、药物和非变应原性因素。
哮喘的患者都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典型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气促、胸闷或咳嗽。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缓解后呢跟正常人的一样的。这其中还有两个特殊类型的哮喘就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胸闷型哮喘。对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的不典型哮喘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对以胸闷为唯一症状的不典型哮喘称为胸闷型哮喘。
哮喘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控制期。急性发作期是指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或症状加重,伴有呼气流量降低,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所诱发。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的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临床控制期:指病人无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持续4周以上,1年内无急性发作,肺功能正常。
一旦确诊了哮喘,应该怎样治疗呢?
虽然目前哮喘不能根治,但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大多数病人达到良好或完全的临床控制。哮喘的治疗目标呢是长期控制症状,预防未来风险的发生,即在使用最小有效剂量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能使病人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它包括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接触及药物治疗。那么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接触是指部分病人能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或其他非特异刺激因素,也就是咱老百姓所说的过敏源,使病人脱离并长期避免接触这些危险因素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哮喘的药物治疗:它包括缓解药物、控制药物以及重度哮喘的附加治疗药物。缓解药物又称为急救药物,这些药物在有症状时按需使用,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它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比如万托林)、短效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比如爱全乐)、短效茶碱、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控制药物是指需要每天使用并长时间维持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它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如说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白三烯调节剂(比如孟鲁司特)、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比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缓释茶碱、色甘酸钠、甲磺司特等。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