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丙肝可以消除吗?9部委联合发文给出具体方案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1067
点赞量:1
关注

9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9部委联合印发了《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2021-2030年)》,为我国丙肝防治给出长期规划。

《工作方案》主要包含三个内容,分别是: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实施3个部分。

图源:.潇湘晨报

对于乙肝大家认知度很高,但对丙肝了解甚少。近年来,国家对丙肝的防治越来越重视,为的就是达成“2030年前能消除丙肝”的愿景。

2030年前能消除丙肝吗?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传染病,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鉴于它患者基数大、诊断率低的特点。早在2016年,世卫组织中194个成员国就承诺在2030年之前消除病毒性肝炎,包括乙肝和丙肝。

消除丙肝指的是:将病情控制住,也就是说把发病率、死亡率都降到当地可接受的水平。

当然,这个水平因地而异。

比如中国消除的标准就是:90%被感染者被诊断,并让80%患者得到标准治疗。

一晃眼五年了,如今国内丙肝的情况如何?

先来看看这份数据:

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丙肝病毒(HCV)感染者约560万,再加上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的感染者,估计中国有丙肝患者1000万,每年发病数约20万。

而在全球,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者的数量达3.2亿人,丙肝的感染率约为3%,即约有1.8亿人感染。

由此可见,消除丙肝任重而道远。

不仅数据不太乐观,国外几位肝病专家,也认为这个目标不容易实现。

就在不久前,国外几个专家和临床医生就在《Nat Rev Gastroenterol and Hepatol》上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他们都一致认为:在2030年之前消除全球病毒性肝炎的可能性极小。原因是,乙肝和丙肝的诊断率非常低,分别为8%和18%。

还有这么多感染者“隐身”在普通人群中,从发现到治疗,每一步都很艰难。

新的泛基因型DAA疗程是8周

丙肝防治一直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卫生课题。

病毒性丙肝起病隐匿,感染时症状很不明显,所以容易被患者忽视,因而在临床上它又有“沉默杀手”之称。

病毒性丙肝之所以难治,一方面是我国患者对丙肝的了解不足,很多人甚至不愿意治疗,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医生不知如何入手。

另外,丙肝直接口服抗病毒药物(DAA)的可及性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好在,如今丙肝治疗已进入泛基因型时代。

国家感染病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广州市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唐小平介绍,丙型肝炎病毒(HCV)分为8个基因型和67个亚型,而现有的基因分型检测有一定的误差且耗时长,所以给丙肝检测增加了难度。

而泛基因DAA药物,适用大部分病毒基因型患者,治疗前无需做基因分型检测。

目前为止,新的泛基因型DAA疗程是8周,比之前用干扰素缩短了40周。

预防丙肝要注意四点

丙肝起病隐匿,但进展缓慢,可在人体潜伏10-20年。一旦感染,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若不及时拆除,就有可能向肝硬化、肝癌进展。

所以已经确诊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抗病毒治疗。

而对于没患病的人来说,做好预防才是关键。具体怎么做?牢记以下4点:

1.感染丙肝病毒的女性,在怀孕前要先治愈丙肝。没有科学证据证明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很多妈妈在哺乳期都有乳头皴裂的情况,血液中含有病毒,婴儿吸入后可能感染丙肝。

2.输血、注射要去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可大大减少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

3.不与他人共用私人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避免有破损性的美容,如文身、文眉、打耳洞等 。

4.有高危性行为史,家族里有丙肝感染者、有医源性暴露史、静脉药瘾者、有输血史者,应尽早接受丙肝病毒感染筛查。

参考资料:
[1]一图读懂|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2021-2030年).潇湘晨报.2021-09-16
[2]病毒性肝炎能在2030年之前消除吗?.医脉通.2020-09-02
[3]费用低 口服3个月可转阴 四位权威专家解读丙肝治疗的“中国方案”.环球网.2020-10-20
[4]丙肝治疗进入泛基因型时代.南方日报.2019-07-05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