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后反复咳嗽的来龙去脉
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许多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由于免疫防御系统遭到破坏,出现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或原有呼吸道疾患的加重。进入流感高发季节后,由于反复的呼吸道损伤,其中多数人出现反复咳嗽的症状。
咳嗽是一种症状,属于机体的防御性神经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病因繁多,轻重不一。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引起体能消耗、不适和烦恼,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并且是某些传染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人们感染流感病毒后,往往通过及时用药、对症处置等,体内的炎症反应会慢慢缓解,但气道粘膜的炎症反应却无法立即消退,呼吸道病变部位黏膜的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导致反复咳嗽。严重者可演变为长期慢性咳嗽。
流感后引起咳嗽比较常见的疾病有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变应性咳嗽等。
感染后咳嗽(PIC)是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持续的咳嗽,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一般咳嗽症状持续超3周考虑本病。本病常为自限性,可自行缓解,但症状明显者建议短期应用镇咳药(如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抗组胺药及减充血剂等。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各种鼻炎、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鼻息肉等上气道疾病引起的咳嗽。表现为咳嗽伴或不伴咳痰,以清晨或体位改变时为甚,咽喉部、鼻部症状明显,发病前多有上感病史。治疗视鼻、咽部疾患而定,常用药物为抗组胺剂、减充血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鼻喷剂,甚至外科治疗等。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喘促、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夜间咳嗽为特征。支气管舒张实验可辅助诊断,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
变应性咳嗽(AC)是指临床上某些咳嗽,具有一些特应质的因素,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不能诊断为哮喘、变应性鼻炎或其他疾病。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呈阵发性,常伴咽喉痒,遇到刺激性气味儿或讲话时易发作,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治疗有效。
对于流感后反复咳嗽我们应如何应对?
首先,我们应积极预防流感,避免反复咳嗽的发生。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会提高我们的免疫防御能力,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减少流感的发生,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我们感染的机会,疾病预防十分关键。若不慎感染,应及时、有效应对,尽可能针对病因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等不科学治疗,正确评估疾病走向,必要时应及时就医,避免重症肺炎等危重病情的发生。最后建议大家可适当配合中医药治疗,安全有效。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