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随着新冠肺炎流行的结束,新冠病毒似乎一夜之间从我们身边消失了,大家对病毒的恐慌也成为过去时,现在很少有人再讨论新冠,如果提起谈论主题也只有一个:“新冠病毒去哪儿了?为什么突然凭空消失了?”

但病毒性肺炎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比如常见的病毒肺炎(甲、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和胞病毒及冠状病毒等)。从SARS到H1N1,从埃博拉再到新冠疫情,每一次病毒性肺炎的肆虐,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给无数家庭造成无尽的伤痛。

尽管有统计数据说,全球每年有数十万人因流感病毒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但多数病人的病情相对较轻,经过休息、对症治疗以后,都会好转痊愈,所以我们也不要过度恐慌,毕竟新冠之后,一切如常。

病毒性肺炎一般是指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润等。本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可暴发或散发流行,病毒毒力、感染途径等因人而异,一般小儿发病率高于成人。

病毒性肺炎肆虐的原因

首先由于病毒会快速繁衍、基因结构不稳定、不停突变等原因,很难找到广谱的抗病毒药物,也就是俗称的“特效药”。其次是传播途径难以切断,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播到周围的人;病毒在空气中悬浮,可在室内长时间滞留,使得人们在无意识中吸入病毒,这是气溶胶传播;

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或受污染的表面,然后再接触口、鼻或眼睛传播病毒属于直接接触传播。第三,老年人和儿童群体的特殊性,这是由于这些人群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很容易被病毒所感染,从而引起肺炎病症,患者的主要表现特征为嗜睡、呼吸困难、发绀等,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情况。

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病毒感染的临床病程与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其症状具有非特异性,一般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肺部湿罗音、头痛、乏力等,难以进行鉴别诊断。

患者在发病初期,通常起病相对缓慢,而这个时期的症状以咽痛、咳嗽、头痛、口干等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同时由于是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肺部疾病,所以患者的咳嗽一般以阵发性的干咳为主,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气短、胸痛的情况。

在病情中后期患者在体检时还会发现明显的肺下部闻及小水泡声,如果患者还患有免疫缺损的情况,那么这种病情还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病情,比如出现连续性的发热、气短、心悸等情况,病情严重者还会有休克、氮质血症、心力衰竭的情况发生。

如何把握就医时机 

当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病毒侵入造成肺部感染,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1)持续高烧超3天用药后无下降趋势者;

(2)出现胸闷、胸痛、呼吸急促者;

(3)存在基础疾病且症状加重者;

(4)持续咳嗽无好转者;

(5)有嗜睡、呼吸困难、抽搐、发绀等表现。

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轻症病例,患者通常可以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和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帮助身体抵抗病毒。对于重症病例,尤其是病毒性肺炎,通常需要住院治疗。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氧疗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以缓解呼吸困难。

明确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后,应使用抗病毒药物,比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奥司他韦等,大家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但我们要提醒大家,抗生素对单纯病毒性肺炎无效,但一旦明确合并细菌感染,应及时接受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此外,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和足够的睡眠,对康复也很有帮助。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