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科普

林毅个人号
阅读量:4411
关注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基本[1]。是耳鼻咽喉科门诊最主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疾病。

变应性鼻炎的发作过程为速发相和迟发相,速发相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水痒涕,迟发相表现为:鼻塞。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有一个“卫生假说”可以分享给大家,由于环境卫生过于清洁,日后发现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等变应性疾病的风险增高[2]

变应性鼻炎会有许多伴随的疾病,如:变应性结膜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分泌性中耳炎等。

治疗的原则为:“防治结合,四位一体”,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

环境控制

如尘螨过敏,因注重环境空气流通,以减少室内尘螨浓度;保持合适的湿度,建议卧室的湿度不超过60%;使用防螨寝具,勤换洗、勤晾晒被子、枕头、床垫、窗帘等。但我们环境中无法完全避免尘螨,因此环境通风至关重要。

晨起时出现变应性鼻炎症状同夜间室内通风不足,尘螨浓度过高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让卧室的空气同室外形成外循环很重要。因此推荐有条件的家庭可使用新风机,如果没有安装条件可尝试安装双向排气扇。

药物治疗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药物治疗的意义,充分认识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好的抗炎、抗过敏和消水肿的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缓解变应性鼻炎发作时的症状亦可缓解发作的周期。其中鼻用糖皮质激素是变应性鼻炎的一线用药。鼻用激素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二代具有亲脂性强、抗炎活性强、生物利用度低等优点[3]

其中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属于第二代鼻用激素,建议患者每天坚持喷1-2次,坚持使用不少于2周。如为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因使用不少于4周。在社会舆论的渲染下,许多患者常谈激素色变,因惧怕激素而拒绝或不规范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变应性鼻炎控制不佳或引起上诉并发症。

当然鼻用激素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鼻出血,鼻腔刺痛、鼻腔烧灼感,鼻腔干燥等,多数停药后可自行缓解。如鼻用激素不能很好控制症状,亦可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鼻用或口服都是一线用药。如有明显鼻塞症状,可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上诉药物亦可在专业医生知道下联合用药。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也是变应性鼻炎的一线治疗。在专业医生评估下,如无禁忌症因在儿童时期进行免疫治疗。但免疫治疗疗程长,最少为三年,因充分告知患者,以获得良好的依从性。

健康教育

因对患者及家属或监护人进行过敏相关知识的普及,并多次进行强化 [4]。让患者认识自己的过敏原,指导其环境控制,减少暴露。对于常用药物有充分的认识,指导其基础的用药及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变应性鼻炎诊疗治疗(修订版 2022)2022,57(02):106-129。

[2]Schuijs MJ,Willart MA,Vergote K,et al.Farm dust and endotoxin protect against allergy though A20 induction in lung epothelial cells[J].Science,2015,349(6252):1106-1110.DOI:10.1126/science.aac6623.

[3]McDonnellJ, WellerK, PienLC. Safety of intranasal steroids: an updated perspective[J]. Curr Allergy Asthma Rep, 2020, 20(11): 69. DOI: 10.1007/s11882-020-00960-2.

[4]PawankarR, CanonicaGW, HolgateST, et al. WAO White Book on Allergy: Update 2013[DB/OL]. 2013[2015- 12-03].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