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标准下调至130/80mmHg,患者增至5亿人!哪些情况要开始服药?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2733
点赞量:1
关注

11月13日上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

该指南就高血压领域有关评估、诊断和治疗等问题给出了详细的循证推荐。

其中,针对高血压的诊断界值,《指南》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140/90mmHg下调至≥130 /80mmHg。

对于这次指南的改变,不少网友纷纷表示:“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成了高血压患者?”

那么,究竟为何要将诊断标准下调?此次调整将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01 新诊断标准缘何下调?

其实,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调整并不是第一次。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从1977年提出的160/95mmHg,到1997年的140/90mmHg,再到如今的130/80mmHg。

诊断标准的下调,其实是基于我国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数据而进行的:

• 研究表明,血压在 130~139 /85~89mmHg的人群,总心脑血管疾病事件风险增加56%,脑卒中风险增加95%,心肌梗死风险增加99%[1]。

• 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 mmHg范围的人群占41.3%,人群数量巨大,且主要为18~54岁的中青年[2]。

• 根据卫生经济学评估,我国最新的药品价格和医保制度,即使施行新标准降压治疗,负担也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总体符合成本效益。

血压新标准的调整,主要是为了将防控端口前移,以便更早地识别高血压的人群,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02 调整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 高血压患者的人数会明显增加

按新的诊断标准估算,我成年人高血压患者数量将由2.45亿增至近5亿,1/3国人都将成为高血压患者[3]。

不少人会因此被戴上高血压的“帽子”,可能引起恐惧与不安。但从人群保护而言,标准的下调,其实更有利于加深人们对高血压防治的认识。

• 危险分层和治疗方案随之变化

诊断标准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的重要调整。

《指南》将我国成人高血压分级简化为2级;将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分层简化为高危和非高危[4]。

根据既往指南划分,心血管病风险分层划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但大多中危心血管风险人群已属于高危人群。而此次从三分简化为二分,更加有利于临床实践和推广。

•需要服药的患者不会大幅增加

随着高血压患者人数的增加,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需要使用药物来降压的人数也会相应骤增,加重患者个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对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蔡军教授解释称,高血压主要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并非所有达到高血压标准的人都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更多的是建议生活方式的干预[5]。

同时,新指南依据简化后的危险分层,也明确给出了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推荐:非高危患者可进行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仍不达标可选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而高危患者需积极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03 该怎样正确看待新指南?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导致中国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增加的首要危险因素。针对我国高血压发病趋势,预防和控制是核心策略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发布了多部高血压防治和管理指南,但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仍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会使更多的健康人被诊断为高血压,并可能接受不必要的药物治疗,不仅会增加医疗经济学负担,还可能会承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其实不然,诊断标准的下调,能在安全有效范围内,让更多患者得到更加积极的治疗,有助于患者获得足够强化的有效治疗和更大幅度的血压降低,提高血压控制的达标率。

而从长远来看,强化初始预防及一级预防,可有望降低因高血压导致的心力衰竭、偏瘫、肾功能衰竭等致残率和死亡率,这也是慢性病防控的正确道路。

对于每个健康人来说,不妨将130/80mmHg认为是健康血压的底线。即使未到该诊断标准,也应该及时调整生活方式,节制饮食、积极运动、戒烟戒酒,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健康帮助,这样才是对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最大的保护。

参考资料:

[1]潘伟琦,等.从国内外高血压指南看正常高值血压的管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9,13(04):280-284.

[2]Guo X,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re_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_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J].Curr Hypertens,2013,15:703-716.

[3]新京报.中国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专家称新增患者不需要全部用药.2022-11-13.

[4]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J/OL].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50:网络预发表. DOI:10.3760/cma.j.cn112148-20220809-00613.

[5]光明网.130/80 mmHg!我国高血压诊断界值下调.2022-11-14.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