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黄金周节后返岗攻略——如何科学处理“节后综合征”?

春节7天小长假转眼间就结束了,刚经历过一个小长假的你是不是感觉有厌倦乏力、工作效率低的状况?甚至还会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和肠道反应等,如果是,你可能就患上了“节后综合征”。
沉溺假期,出现“假日焦虑综合征”
春节期间,上班族、大学生等盼着好好休息的长假,在假日期间,由于过度疲劳、过度放松,暴饮暴食等引起身体、眼睛和消化系统的不适症状,直到假期快结束的时候,却又不免忧心忡忡,比如学生不想上学,上班族不愿工作,上班后难以集中精力等。
应对方法:面对放假前狂欢,放假结束后的心理失调,关键在于要及时进行自我心理暗示,比如“有个好的工作才能有更好的休息”,工作时就要认真投入,休息时就好好放松。

头昏脑涨睡眠紊乱综合征
春节7天小长假,很多人会利用假日走亲访友、出门旅游,年轻人可能会通宵打游戏等等,很容易熬夜晚睡,作息时间不规律。一旦假期结束,大多数人很难一时间从节假日的休息时间中调整过来,白天一直犯困没有精神。
应对方法:在假期的最后一两天,要尽量避免熬夜,比如在睡前可以泡泡脚,听听舒缓的音乐,静静心,争取在晚上11点前入睡,同时当天的晚饭时间也不宜过晚,留给肠胃充足的消化时间。
消化不良胃肠紊乱综合征
大部分人春节都会参加饭局,每天都是鸡鸭鱼肉,再加上各种酒水、饮料和零食,一天到晚嘴上都不闲着,这样几天下来对肠胃造成很大的负担,用不了多久肠胃隐隐作痛,消化不良。
应对方法:饮食要规律,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水果,主食以清淡为主。必要的时候备点山楂片或者健胃消食片,让“不堪重负”的肠胃得到休息。
精神涣散不想上班恐惧症
春节长假过后,总有一些人会莫名其妙的产生心理恐惧感,比如晕乎乎的不知道干什么,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发愣,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应对方法:长假之后,首先将放假前还没有处理完的事情,用最快捷的方式尽快解决,不要拖拖拉拉,避免牵扯自己的精力。在上班时,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要积极作出相应的调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
其实,人由完全放松的休假状态进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出现心理落差及身体不适是正常的,所谓的“节后综合征”并非是一种疾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种“节后负面情绪”,7天的长假过后,难免会有一个心理和生理上的倦怠期。
科学的摆脱“节后综合征”,首先要调整心态,想一想新一年的工作和目标,做好规划,然后调整生物钟,规律饮食,按时起居,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睡个好觉,这样才有精力去处理工作。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