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道感染,家长如何做到用药不“伤娃”?医生给出3点建议

家长们,你们是否曾在孩子呼吸道感染时,焦虑地站在药店前,面对琳琅满目的药品,不知如何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广东省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呼吸科卢根主任的建议,帮助大家在用药的道路上更加从容。
1.不要轻易给孩子“上抗菌药”
孩子一咳嗽、发热,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给孩子吃抗菌药,认为这样能“消炎”、好得快。其实,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自行给孩子服用抗菌药是不科学的。抗菌药主要针对细菌感染,而呼吸道感染很多是由病毒引起的,这时服用抗菌药不仅无效,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所以,家长们,手下留情哦!
2.咳嗽不一定非要“镇压”
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往往是最让家长心疼的症状之一。看着孩子咳得小脸通红,家长们恨不得立刻找到“止咳神器”。但你知道吗?在呼吸道感染后,尤其是发热、高热消退后,咳嗽症状会持续数天或数周,这是机体自我恢复和自我保护的一种功能,绝大部分是可以不需要干预自行恢复的,因此不推荐常规使用镇咳药物。
3.药品“混搭”有风险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快点好,可能会同时给孩子服用多种药物。但这样做是有风险的。比如,退热药和含有解热镇痛的复方感冒药就不能同时服用,否则可能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样,功能相同或成分重叠的中成药也要避免联合应用。记住,“混搭”或许是一种时尚,但药品“混搭”绝对是个危险行为!
总之,儿童用药是个技术活,需要家长们细心、耐心和用心。在用药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孩子症状持续不改善,一定要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用药如用兵,精确打击“病魔”,同时保护好孩子的身体免受不必要的伤害。希望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在家长和医生的共同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