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低病毒血症:肝硬化、肝癌患者的“隐形杀手”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约有慢性乙肝患者近3000万人。乙肝病毒(HBV)感染是肝硬化、肝癌的重要病因。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病毒血症(LLV),这对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结局产生严重影响。

什么是低病毒血症(LLV)?

低病毒血症是指慢性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乙肝病毒DNA水平低于2000 IU/ml的现象。虽然病毒载量较低,但患者仍存在病情进展的风险。

慢乙肝低病毒血症如何影响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结局?

病毒反弹:低病毒血症可能导致病毒反弹,使病情反复波动。病毒反弹会增加肝脏炎症程度,加速肝纤维化、肝硬化进程,甚至增加肝癌风险。

治疗难度增加:低病毒血症患者病毒清除难度较大,治疗周期延长,治疗成本增加。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抗病毒治疗,甚至需要终身治疗。

预后较差:研究发现,低病毒血症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

如何应对低病毒血症以改善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结局?

个性化抗病毒治疗:针对低病毒血症患者,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病毒基因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抗病毒治疗方案。

密切监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联合治疗:针对低病毒血症患者,可考虑采用多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以提高病毒抑制效果。

关注生活调理:低病毒血症患者需注重生活调理,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

早期筛查和干预:肝硬化、肝癌患者应定期进行早期筛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总之,慢乙肝低病毒血症是肝硬化、肝癌患者的“隐形杀手”,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患者及家属应充分了解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个性化抗病毒治疗,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以期实现良好的长期临床结局。同时,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提高疫苗接种率、减少新感染者,对降低慢性乙肝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一般性的健康信息,其中专业治疗知识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得作为医疗或诊断的依据,无法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我们努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本文中的信息可能不全面,也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个体的特定健康状况。读者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时,应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对于依据本文内容采取的任何行动,本文作者、出版方或任何相关第三方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身体不适或需要咨询专业医疗问题,请前往专业医疗机构或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