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遇!河南这次暴雨为什么这么强?

阅读量:1751

7月17日以来

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

中西部、西北部地区出现成片大暴雨

部分地区特大暴雨

据郑州气象消息,20日08时至17时,河南郑州市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强度达到“千年一遇”。

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的过程降雨量617.1mm。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mm,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

(图源:科普中国)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河南这次暴雨为什么这么强?

遭遇暴雨洪灾该如何自救?

如何做好公共预警和准备?

(图源:科普中国)

强降雨原因

河南省气象台7月21日3时40分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根据《河南省防汛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河南省防指决定于7月21日凌晨3时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Ⅱ级提升为Ⅰ级。那么造成河南强降雨的原因是什么?

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宁表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阻挡了上游系统移动,导致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华北、黄淮地区长时间维持。

受深厚的东风急流及稳定的低涡切变影响,配合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的强辐合抬升效应,使得强降水中心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造成了河南省长时间降水。

一张图告诉你河南的暴雨下得多大

暴雨洪灾如何自救

由于此次降水持续时间比较长,且强降水发生的区域比较集中,造成西部、西北部山区山洪、地质灾害风险明显增高,黄河流域、海河流域中小河流、水库水位迅速上涨,另外还造成了大范围城市内涝、农田积涝。

那么暴雨洪灾来袭如何应对?小科为大家整理了一份避险自救攻略。

▲个人户外和城乡公共区域的自救

当视线可及区域出现较强流水,应立即判断是否已经形成洪涝灾害。在判断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立即进行避险:

1、寻找稳固的高地

地势较高的广场、坚固的多层高层公共建筑的2楼以上区域(高于水面)。

避免在桥梁,尤其是河道上的桥梁上避险,因为河道形成洪涝可能会冲垮桥梁。

2、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避免进入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如地铁、地下涵洞、过街隧道、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商街等,以免水漫入地下。

避免靠近老旧建筑物,不要站在树下和树旁,不要靠近广告牌。

远离山坡,雨太大可能会造成次生灾害,如泥石流等。也不要站在下坡道上,以及汽车后面,水冲下来,连车带水撞到,会很危险。

3、暴雨天气不要使用交通设施

不要开车到处跑,暴雨之下,地面情况完全被掩盖,无法准确判断积水情况,一旦滑入低地,十分危险。

尽快离开公共交通设施。暴雨之下,公共交通设施也存在危险,无论是公交车、地铁、出租车,乃至高铁等都可能中断,在地下停运的地铁、在低洼地带的公交车,都非常危险,离开交通工具,找到安全位置。

如果离开交通工具,最好保持集体行动。全车人一起撤离,最好彼此手拉手,确保无人掉队。

在暴雨下,积极寻找安全位置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打电话、发朋友圈、自拍、玩手机等,雨水可能会损坏手机、太早消耗掉存电,后果可能很严重。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去使用电话和外界联系

4、远离电力设施

避险过程中一定要远离电力设施,远离高压线、高压电塔、变电器,远离有供电危险标志的一切物品。

在无法确保身体和手干燥的情况下,不要碰触插座、开关等带电设备

避免站到露天的高处,以防雷击。

▲社区自救和居家自救

在灾难来临时,居委会就是最基层的离你最近的政府。积极和居委会、自己的楼长、单元长取得联系,就能快速组建居民自救集体。

低楼层的人员应立即做好转移的准备。如果水没有漫进单元,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人员转移的准备,整理需要携带转移的物资。

老弱病人等需提前进行转移。如果可能,申请借住到高楼层的邻居家中。如果不便,可以暂时在高楼层过道、楼梯上进行安顿。

(图源:网络)

有需要使用呼吸机、氧气瓶的人,需及时将维生设备搬迁出来,申请接入邻居家的电路上,确保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生存。及时给备用的氧气袋充气,确保在断电后还能够获得紧急的氧气供应。

断掉家中的电源,避免家中进水导致设备短路和电线短路,造成电火灾。还要关闭各级燃气开关,避免燃气泄漏。

随身携带手机、充电线、充电宝,确保有通讯能力。如果有无线电爱好者,有对讲机和小型电台,请携带好,并告知社区人员,这些可能成为特别重要的救援通讯设备。

(图源:网络)

家中如果有便携式收音机和电池,也请带上。不仅可以确保自己能够获知外界的信息,也能帮助邻里乃至社区。

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备用的食物,如饼干、方便面等。还可随身携带水果刀、剪刀、创口贴、外用消毒药物、抗生素,以及家人日常使用的药物等。

如果家中有游泳圈、充气艇、充气床等物品,可带在身边。如果有救助用的绳索之类的,也一并带好。在社区的组织下,可以组织起一个善于使用工具的团队,制作一些加固或者防水设施。

(图源:网络)

▲企事业单位自救

在暴雨和洪水来临的时候,不必要求全员在岗,而应该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积极应对下一阶段的事态。

企事业单位如确保安全,应积极启用自己手中的救援物资。做好救援物资的管理和分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对临近地区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援。

企事业单位如有确定安全的场地(如地势较高的广场、可容纳较多人员的房屋等),可积极做好开放接纳避险人员的准备

(图源:网络)

企事业单位可以组织自身的安保团队,负责自己物业和辖区范围内的秩序管理,并设法和当地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将现场情况及时上报公安部门,获得相关的指导。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企事业单位应该设法打通自己周边的通道,使用自己的通讯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和户外设施,对外发布信息,告知自身安全情况、人员情况、可提供场地情况、可提供物资情况。

在可能的情况下,设法保证提前储备好水、粮食、食物、卫生用品等。除可以确保本单位驻留人员使用外,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救助需要的人。

(图源:网络)

公共预警和准备

1、通过各种手段,立即发布灾害信息,包括网络、电视、广播、空袭警报、流动车辆、企事业单位动员、社区动员等。

2、公共预警应对暴雨的时间、强度、可能灾害情况作出预告和说明,在可能情况下,应提供自救指导,

3、发布紧急求救热线,并确保求救热线畅通。

4、防汛救助组织、人员和设施就位,各级指挥系统畅通。

|本文观点来源:科普中国、央视新闻、山西科普、科普中国官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