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幽门螺杆菌致癌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它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致癌物,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那么,幽门螺杆菌为何会被列为致癌物?感染了这一细菌又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幽门螺杆菌简介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菌,主要生长在胃黏膜表面。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关系密切。据统计,全球约有44亿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我国感染人数更是高达7.68亿,感染率超过50%。
二、幽门螺杆菌为何是致癌物?
幽门螺杆菌被列为致癌物,主要是因为它与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患者几乎都会出现慢性活动性胃炎。在此基础上,部分患者可能发生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甚至发展为胃恶性肿瘤。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黏膜发生炎症、萎缩、肠化生等病理变化,这些变化被认为是胃癌的前期病变。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感染者的胃癌发病风险较非感染者明显增加。
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症状与检查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进餐后上腹部饱胀感、疼痛、泛酸、烧心痛。
2. 伴有打嗝、泛酸、腹痛、食欲不振。
3. 伴有口臭现象。
4. 可能出现上腹部剧痛伴有反复上消化道出血。
有以下情况的朋友,建议去医院做幽门螺杆菌检查:
1. 消化性溃疡者。
2.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
3. 有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4. 胃癌家族史。
5.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6. 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胃黏膜活检等。
四、如何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 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冷食品要洗净。
2. 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牙具等个人用品。
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果,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
4.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食、半生食。
若确诊感染幽门螺杆菌,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遵循医嘱,规范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
总之,幽门螺杆菌作为一种致癌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威胁。通过了解其致癌原因、症状、检查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有疑虑或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检查,早诊早治,降低疾病风险。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