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烟草

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是由7000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气体占95%,如一氧化碳、氢化氰、挥发性亚硝胺等,颗粒物占5%,包括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如烟焦油、尼古丁等。这些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其中至少有6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而尼古丁是引起成瘾的物质。二手烟(Second-hand smoking,SHS)指从卷烟或其他烟草制品燃烧端散发的烟雾,且通常与吸烟者散发的烟雾混杂在一起。二手烟中含有几百种已知的有毒或者致癌物质,包括甲醛、苯、氯乙烯、砷、氨和氢氰酸等。二手烟已被美国环保署和国际癌症研究署确定为A类致癌物质。与吸烟者本人吸入的烟雾相比,二手烟的许多致癌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更高。

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其中与吸烟有关的死亡病例中,慢性肺部疾患占45%,肺癌占15%,食道癌、胃癌、肝癌、中风、心脏病以及肺结核共占40%。研究表明,吸烟是导致COPD发病的重要环境危险因素,至少95%的COPD患者是吸烟者。吸烟使冠心病的患病时间提前10年,患病风险增加2倍,发生心脏猝死的相对危险升高3倍以上。吸烟使脑卒中的患病相对危险增加50%,其中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90%,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危险增加190%;吸烟使外周血管病的患病危险增加10~16倍,70%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闭塞和几乎所有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都与吸烟相关。吸烟者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和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患吸烟相关疾病的风险越大。

证据表明,二手烟暴露可使成人和儿童患多种疾病。二手烟暴露可增加成人患肺癌、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损害肺功能。二手烟暴露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涉及到儿童生长发育各个阶段,胎儿期母亲吸烟或二手烟暴露以及婴儿出生后的二手烟暴露均能使婴幼儿患多种疾病,如婴儿猝死综合征、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中耳疾病,诱发或加重哮喘,并且能影响儿童的肺功能发育。

烟瘾是病,目前用于戒烟的方法主要有:药物与临床干预。

美国2015年的戒烟指南中指出,尼古丁替代品(NRT)、伐尼克兰、安非他酮是辅助戒烟的首选药物。《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版)中也推荐这三类药物用于戒烟。

在辅助戒烟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尼古丁替代疗法一方面有可能增加患者尼古丁的摄入量(当患者不能严格戒烟时),另一方面尼古丁替代品本身也有一定的成瘾风险,患者有可能不但烟没戒掉,还对这些尼古丁替代品上瘾了;FDA曾发出伐尼克兰可能引起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疾病风险的警告;安非他酮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患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禁用安非他酮;此外这些戒烟药物还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所以无论想用哪种药物来帮助戒烟,都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要提醒的是,很多人戒烟时会选择抽电子烟,既能满足吸烟的行为需求,又能得到生理心理上的慰藉,特别是很多商家也为了卖电子烟,常常夸大其作用,但需要注意的电子烟的有效性还很有争议,其雾化出的烟雾同样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目前戒烟指南中并不推荐电子烟作为一种戒烟手段。想要戒烟可以到正规医院的戒烟门诊咨询就医,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会使戒烟效果事半功倍。让全社会联手,为我们自己与下一代共同创造无烟环境,全力减少烟草带来的危害。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