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相关科普

徐启桓个人号
关注

一、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肝炎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据统计我国约有8000万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者,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者有1000万,包括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在内的病毒性肝炎仍是我国报告发病数第一位的乙类传染病。

二、病毒性肝炎有哪些传播途径?

病毒性肝炎的传播能力较强,不同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不同的传播途径。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如患者误吃或误食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丁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类似,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同时或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三、如何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肝?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改善供水条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吃生食,不饮生水,主动接种甲肝疫苗和戊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肝。

四、如何预防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

采取安全性行为、保证使用一次性医用用具、确保输血安全、避免共用牙具等个人用品及主动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等措施能有效预防这三种病毒性肝炎的感染。

五、甲肝、乙肝、戊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是怎样的?

按照我国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新生儿按照“0,1,6月龄”免疫程序接种三针乙肝疫苗,其中第一针应该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

甲肝疫苗的免疫程序为18月龄接种一针甲肝减毒活疫苗,或18月龄和24月龄各接种一针甲肝灭活疫苗。

戊肝疫苗现阶段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需在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原则下接种,接种人群为16周岁以上人群,推荐按为“0,1,6月”的免疫程序完成三针的接种。

六、预防病毒性肝炎一定要做到“五早”

对病毒性肝炎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以防止流行。当身体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右上腹不适、尿黄等表现,大多数患者在病毒性肝炎急性期还会出现一过性发热、畏寒、鼻塞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如果有此类症状,提示肝脏已经受到了损伤,应该去正规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肝脏。少吃油腻食物,避免难以分解的脂肪在肝脏中堆积,导致脂肪肝,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同时要避免大量饮酒,饮酒时摄入的酒精给肝脏增加了排毒负担,如果肝脏不能及时解毒,就会出现病变,导致酒精肝、肝硬化、肝癌等。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