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察觉的冠心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而在众多冠心病患者中,有一种不易察觉的类型——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它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那么,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有何特点?又该如何应对呢?在我们的身体中,血管如同一条条输送生命之源的通道,而主动脉和外周动脉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主动脉是人体内最大的血管,负责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外周动脉则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四肢和其他周边组织。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病变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如血栓形成、动脉硬化等,这些病变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主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的抗栓治疗。
一、什么是冠状动脉慢性闭塞?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是指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时间超过三个月,且TIMI血流为0级的病变。它约占全部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的15%~30%。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属于心脏介入手术中较难处理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病变血管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二、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的症状与诊断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的症状通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但症状轻重不一,容易被人忽视。因此,不少患者在首次就诊时,病情已经发展到较为严重的地步。
诊断冠状动脉慢性闭塞主要依赖冠状动脉造影。此外,心脏磁共振、CT冠状动脉成像等检查方法也可作为辅助手段。
三、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的治疗
针对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抗凝、降脂、扩张冠状动脉等药物,旨在缓解症状、减轻血管炎症反应、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等。
介入治疗是当前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治疗的热点和难点。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介入器械和技巧。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的介入治疗成功率逐渐提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四、如何预防冠状动脉慢性闭塞?
预防冠状动脉慢性闭塞,首先要重视生活习惯的调整。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都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其次,定期体检也十分重要。对于高危人群,如年龄大于40岁的男性,或年龄大于50岁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心血管相关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并干预病变。
总之,主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的抗栓治疗至关重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在生活中,我们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异常症状,如下肢肿胀、疼痛、间歇性跛行等,这些可能是血管病变的信号。同时,戒烟、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锻炼,这些都有助于预防主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