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慢性冠心病

冠心病,这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名字,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数据显示,我国冠心病患者已超过1100万,且每年新增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在这其中,慢性冠心病更是悄然潜伏在患者身边,成为一颗定时炸弹。那么,究竟什么是慢性冠心病?它又有哪些危害呢?

慢性冠心病,顾名思义,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所引发的心脏病。与急性冠心病不同,慢性冠心病的发展过程较为缓慢,症状相对较轻,容易被患者忽视。然而,正是这种看似温和的病症,却可能导致患者在不知不觉中遭受严重的心脏损伤。

慢性冠心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等。这些症状可能出现在劳累、情绪激动、寒冷或进食过饱等情况下。由于症状相对轻微,很多患者对此不以为意,甚至认为这只是年纪大了的自然现象。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近200万人因慢性冠心病而导致死亡。因此,对于慢性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慢性冠心病的危害不仅仅体现在心脏本身,还可能波及全身各个器官。研究表明,慢性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慢性冠心病还可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工作和家庭生活。因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慢性冠心病,对于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慢性冠心病呢?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筛查:一是体检,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血脂、血糖等检查;二是家族病史调查,了解亲属是否有冠心病患者;三是生活习惯评估,如抽烟、饮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冠心病。

一旦确诊为慢性冠心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此外,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定期复查等也是慢性病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关键。

总之,慢性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患者应充分了解疾病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密切关注身体状况,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需求,普及冠心病防治知识,降低患病风险,共同为打造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