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部风险预警:全国一半人已中招,你还在往厕所里带这个?

健客医生官方号
关注

“早上不蹲厕所刷会儿新闻,总觉得一天没开始;晚上不抱着手机在马桶上‘放空’半小时,又觉得这一天没结束”。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习惯,可得小心了——你以为的放松时刻,正在让你的屁股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然而,痔疮这个让人坐立不安的疾病,在我国其实非常普遍。有研究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中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1.14%,其中痔疮就占了一半以上——约50.28%!也就是说,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可能正在经历肛肠问题的困扰,而痔疮则是其中最常见的“主角”。

痔疮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得痔疮?

痔疮本质上是一种血管性疾病,是由于肛门周围的静脉丛充血、肿胀而形成的。它就像是肛门部位的“静脉曲张”, 这些静脉长期被挤压、回流不畅,慢慢就鼓成了一个个柔软的 “小肉球”,也就是我们说的痔疮。根据发生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2]

常见症状包括便血、肿物脱出、疼痛、瘙痒和肛门不适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贫血、坏死或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2]

那么,为什么痔疮如此高发?传统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2]

便秘和排便用力:大便干结时,人们通常会用力排便,这会增加肛周血管压力;

长期久坐或久站:如司机、办公室职员等职业人群更易患病;

饮食因素:低纤维饮食、辛辣食物、酒精摄入过多;

妊娠:胎儿压迫盆腔血管,导致回流受阻;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支撑肛垫的组织逐渐松弛。

但近年来,由于手机的普及,一个新的危险因素正在悄然兴起——如厕时刷手机

如厕时刷手机,痔疮风险增加46%!

最近,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团队开展的研究,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PLOS One》上,对125名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震惊[3]

· 66%的受访者承认他们在如厕时使用手机

· 如厕时使用手机的人,平均年龄更轻(55.4岁 vs 62.1岁);

· 37.3%的手机用户每次如厕时间超过5分钟,而非手机用户只有7.1%;

· 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整了年龄、性别、体重、运动量、纤维摄入和排便用力等因素后,如厕时使用手机仍然与痔疮风险增加46%显著相关

多变量分析预测痔疮风险[3]

研究人员指出,如厕时使用手机会无形中延长排便时间,导致肛周血管长时间受压,进而增加痔疮发生风险。而且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因此延长了如厕时间,只有35%的用户承认手机使用导致他们如厕时间增加。

最佳如厕时间是多久?为什么坐马桶更“危险”?

我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如厕时长和痔疮风险呈正相关。具体而言,如厕时间<5分钟的人群,肛肠疾病(含痔疮)患病率为45.55%;而如厕时间>30分钟的人群,患病率更是高达69.27%,比短时间如厕者高出近24%[1]

如厕时间(分调查肛肠疾病(痔主

表1:如厕时间与痔疮发病率关系[1]

因此,综合调查数据及风险分析,建议将单次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以减少肛门周围静脉受压时间,降低痔疮发生风险。

另外,为什么坐在马桶上比坐在椅子上更有害[3]

这其实与肛门区域的血液回流机制有关。当我们坐在马桶上时,肛门部位处于放松状态,肛垫血管缺乏支撑,长时间保持这种姿势会导致血液在这些部位淤积,静脉丛过度充盈,最终形成或加重痔疮。

相比之下,当我们坐在普通椅子上时,大腿和臀部肌肉为盆腔提供了一定支撑,减少了血管压力。

智能手机的沉浸式体验让我们完全忽略了时间流逝,一篇有趣的文章、一段视频或者一场游戏对战,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让你在马桶上多坐十几分钟——而这恰恰为痔疮的形成创造了理想条件。

如何打破手机和马桶的危险组合?

根据《中国痔病患者自我管理指南》等权威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套 “护臀指南”,从今天开始就能照着做[2,4]。这里可以记住 “TONE原则”:排便时间(Time)控制在3-5分钟,每天排便(Once)一次,排便时不使劲(No straining)、不看手机,同时保证足够的膳食纤维(Enough fiber)。具体为:

· 最重要的就是管好手机,把厕所里的刷手机时间压缩到5分钟以内。可以试试上厕所前把手机放在卧室,或者设定一个5分钟的闹钟,闹钟一响就立刻起身。

· 其次,要给你的肠道 “减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年人每天要吃25-30克膳食纤维,相当于一斤蔬菜、两个水果再加上一把全谷物。还需要多喝水,每天喝1.5-2 升水,膳食纤维加上水,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 要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尽量每天固定一个时间上厕所,比如早上起床后或者晚上睡前,让身体形成条件反射。有便意的时候别憋着,不然大便在肠道里待久了会变干,排便时更费劲;但也别没便意硬蹲,不然只会白白增加肛门负担。

· 平时可以多做些护臀运动,避免久坐久站。比如每坐1小时就起来活动5分钟,做做提肛运动,也就是收缩肛门保持3秒再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做3组,能帮助改善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不过要注意,像骑自行车、骑马这些会挤压肛门的运动,建议酌情减少或避免,免得加重痔疮。

· 如果已经出现了轻微的痔疮症状,比如肛门痒、轻微疼痛,可以试试温水坐浴。每天用40-50℃的温水泡10-15分钟,能帮助放松肛门周围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但要注意,别用太烫的水,也别用肥皂、沐浴露这些刺激性的东西,否则可能会加重症状。

最后要提醒大家,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去看医生。

便血越来越多,甚至出现头晕、乏力;痔疮脱出来塞不回去,或者回去了又立刻掉出来;肛门疼痛得厉害,坐立难安。别觉得不好意思,肛肠科医生见多了这种情况,早看早治疗,才能避免病情加重。

参考文献:

1. JIANG Wei, ZHANG Hong-xi, et al. Common anorectal diseases among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6; 32(10): 1293-1296.

2. Mayo Clinic. Hemorrhoids. Aug. 23, 2025. Available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hemorrhoid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60280

3. Ramprasad C, Wu C, Chang J, et al. Smartphone use on the toilet and the risk of hemorrhoids. PLoS One. 2025;20(9):e0329983. Published 2025 Sep 3.

4. 东林,曾宪东,马辉.中国痔病患者自我管理指南[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4,30(2):129-141.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一般性的健康信息,其中专业治疗知识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得作为医疗或诊断的依据,无法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我们努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本文中的信息可能不全面,也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个体的特定健康状况。读者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时,应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对于依据本文内容采取的任何行动,本文作者、出版方或任何相关第三方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身体不适或需要咨询专业医疗问题,请前往专业医疗机构或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