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身上这个部位,全是细菌和毒素,宁愿扔了也不要吃

“无鸡不成宴”是岭南地区一句广为人知的俗语,正反映了大众对鸡肉的喜爱。
然而,网络上关于鸡肉的传言五花八门:鸡都打了激素、鸡肉会致癌、
这些说法究竟是真是假?今天就一次性说清楚。
01 吃鸡肉真的会致癌吗?
“鸡肉致癌”的说法来源于一篇名为《牛津大学新研究:吃鸡肉关联患癌风险》的文章。该研究指出,摄入鸡肉的量与恶性黑色素瘤风险呈正相关,即每天食用30g禽肉,患黑色素瘤的风险会增加20%。
然而,这一结论真的可靠吗?
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思露表示,该研究具有片面性,缺乏足够且明确的证据来证明吃鸡肉会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
此外,这篇文章内容杂乱,不仅探讨了鸡肉与癌症之间的联系,还涉及了其他肉类食品(如红肉和加工肉)与癌症的关系。
事实上,癌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是单一因素就能引发的。而鸡肉作为一种富含优质蛋白质且易于吸收的食品,与癌症之间并无直接联系。
“鸡肉致癌”的说法更像是一种吸引眼球的言论,缺乏严谨的科学原理和因果关系。在科学领域,这样的研究只能被视为一种“观察性研究”,而不是确定性结论。
02 速成鸡,是用了激素吗?
大家口中的“速成鸡”,通常指的是白羽鸡,路边的炸鸡、超市的冰鲜鸡、零食的凤爪等,其实都是它。
白羽鸡的养殖周期短,约42天体重就能达到2kg以上。很多人担心,如此“速成”,是不是用了激素?
实际上,白羽鸡不需要打激素。它们的快速生长主要得益于科学的品种选育、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科学的饲料配方。
况且,激素也不是想用就能用的。
我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严禁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激素。一旦违法使用,将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制裁。此外,经过科学研究证实,激素对肉鸡的生长并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反而会增加肉鸡患上腹水和心脏病的风险,增加死亡率。
因此,给鸡打激素其实百害无一利。

03 鸡身上哪些部位不能吃?
建议少吃这三个部位:
1.鸡皮:鸡皮富含脂肪,热量高且蛋白质含量低,长期摄入容易导致肥胖,并增加患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鸡爪:鸡爪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且蛋白质量差,过多摄入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3.鸡翅:鸡翅相对于其他部位来说肉质较为肥厚,蛋白质含量也不错,但其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并不低(主要是因为鸡皮),因此建议少吃。
以上部位具有高脂肪、低蛋白、高胆固醇、高热量,高血脂和肥胖人群更应该少吃,健康人群如果不想摄入太多脂肪,可以把皮去掉再吃。
鸡屁股宁愿扔了也别吃:
鸡屁股上有尾脂腺和腔上囊。尾脂腺容易藏污纳垢,可能积聚了细菌和其他污染物。而腔上囊作为鸡的免疫器官,可能含有未分解的病原体和代谢类异物。
如果食物加热不彻底,容易引发感染。不过在商业化屠宰中,通常会处理好鸡屁股,用不着担心。如果自己在家杀鸡,最好把鸡屁股丢掉。
简而言之,来源正规、检疫合格的鸡,都属正经鸡。为了健康,建议大家在吃鸡时,尽量少吃鸡皮、不吃鸡屁股。
参考资料:
[1]王思露.《可怕!鸡的这些部位千万不能吃?多数人都不知道……》.2023-10-07.
[2]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于“速生鸡”,你应当追问真相!》.2018-04-25.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