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哪些人需要进行HIV暴露后预防?

【提问】
最近,我发现身边有些人对自己的HIV感染风险并不在意,甚至在高风险行为后也不采取预防措施。我自己在阅读了一些资料后,对HIV暴露后预防产生了浓厚兴趣。请问,哪些人需要进行HIV暴露后预防呢?它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回答】
一、哪些人需要进行HIV暴露后预防?
HIV暴露后预防是指在高危行为后,如性行为、针刺伤等,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感染HIV的风险。以下人群需要重视HIV暴露后预防:
1. 高风险人群:如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等,这些人群的HIV感染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特别注意。
2. 性伴侣不固定的人:性伴侣越多,感染HIV的风险越高,这类人群应了解并掌握HIV暴露后预防知识。
3. 频繁使用共用针头的人:如注射吸毒者、针灸师等,共用针头可能导致HIV传播,需注意预防。
4. 遭受性暴力或强暴的人:这类人群可能遭受多次高风险暴露,需了解HIV暴露后预防措施。
5. 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如医护人员、警察等,工作中可能接触到HIV感染者的血液,需注意防护。
二、HIV暴露后预防如何发挥作用?
1.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在高危行为后尽快(最好在72小时内)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有效降低HIV感染风险。抗病毒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损害,降低感染风险。
2. 预防性用药:在高危行为后,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用药能有效降低HIV感染风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擅自用药。
3. 清洁伤口:若不幸受伤,务必及时清洁伤口,降低感染风险。若伤口较深,需及时就医。
4. 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可能传播HIV,需注意避免。
总之,HIV暴露后预防至关重要。了解自己的感染风险,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HIV感染风险。同时,积极传播预防知识,提高身边人的防病意识,也是预防HIV传播的重要途径。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