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70万毒鸡蛋召回警示!今夏厨房保命贴士:4必做2禁做,沙门氏菌绕道走!

最近,美国的厨房和超市都炸开了锅!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疾控中心(CDC)发布警报——超过170万枚鸡蛋因为被沙门氏菌污染,被紧急召回!短短时间里,已经导致9个州近80人感染。
虽然这事发生在大洋彼岸,但夏天本来就是细菌最活跃的季节,想想你早上吃的那碗凉面、鸡蛋三明治,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中招”,一口下去,肚子翻江倒海,真的是夏天最不想体验的经历。这时候,更应该了解清楚沙门氏菌是怎么回事,别让它偷偷潜入我们的餐桌。

图源:CDC调查被沙门氏菌污染鸡蛋事件
(https://www.cdc.gov/salmonella/outbreaks/eggs-06-25/investigation.html)
一、沙门氏菌是什么?如何被不经意“吃”进去的?
沙门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目前存在超过2,500 种不同类型的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感染是一种影响肠道的常见细菌性疾病。沙门氏菌通常寄居在动物和人的肠道中,并通过粪便排出。当食物或水被污染后,人摄入就会引发感染。

沙门氏菌传播途径五花八门,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操作其实暗藏风险:
1. 吃了被污染的食物
生肉、家禽肉及海鲜:屠宰过程中粪便可能会沾到生肉和家禽肉上。从受污染的水中捕捞的海鲜可能会受到污染。
生鸡蛋或未完全煮熟的鸡蛋:虽然蛋壳似乎是防止污染的完美屏障,但一些受感染的鸡在蛋壳形成之前就产下了含有沙门氏菌的鸡蛋。类似蛋黄酱和荷兰酱等自制食品中会使用生鸡蛋。
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未经巴氏消毒的奶类和奶制品(有时称为生牛乳)可能会被沙门氏菌污染。巴氏杀菌过程会杀死有害细菌,包括沙门氏菌。
水果和蔬菜:一些新鲜农产品,特别是进口品种,在田间浇水或在加工过程中清洗时可能使用了被沙门氏菌污染的水。厨房里也可能发生污染,例如生肉和家禽肉的汁液接触到生食,如沙拉。
2. 做饭前没洗手:许多食物污染是因为备餐者在如厕、换尿布或者处理过被污染的食物后没有彻底洗手。
3. 铲屎官也要注意卫生习惯:动物和宠物(尤其是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羽毛、毛皮或皮肤或粪便中可能会携带沙门氏菌。一些宠物食品可能被沙门氏菌污染,进而导致动物感染。
所以经常接触污染源(如去卫生条件差地区旅行、饲养或接触鸟类/爬行动物);以及免疫力低下或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这些人更容易中招。
二、中了沙门氏菌什么感觉?别小看“腹泻”,它可能是警告
沙门氏菌感染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腹泻,很多人会以为是普通肠胃炎,但其实不然!一般在吃下污染食物后的6小时到72小时内发病,病程往往持续2-7天。常见症状包括:腹泻(主要症状)、胃(腹部)痛性痉挛、发热、恶心、呕吐、寒战、头痛、大便带血。尤其是婴幼儿、老人、免疫低下者,如果出现高烧、脱水(比如口干、尿少、尿黄)、精神差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三、怎么预防?四个厨房习惯,真的能救你一命
别等感染了才后悔,其实沙门氏菌是“防大于治”,只要我们做饭、吃饭时注意下面这几点,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1. 勤洗手是第一防线
做饭前、上厕所后、处理生肉或清理宠物便便后,一定要用肥皂认真洗手20秒。尤其是照顾小宝宝、老年人或病人时更要注意。
2. 生熟分开,不混搭
冰箱里的生肉、生鱼、生鸡蛋请和熟食、蔬果划清界限。厨房里最好准备两块砧板,一块处理生食,一块处理熟食或水果。熟食千万别放回装过生肉的盘子,除非彻底清洗,不要忘了清洁放食物的台面。
3. 生鸡蛋少碰,蛋类要煮透
想吃自制蛋黄酱、冰淇淋、奶昔?那请确认用的是巴氏杀菌鸡蛋,否则风险大增。鸡蛋一定要煮熟煎透,尤其是给小朋友和孕妇吃的。
4. 食物要煮透、冷藏及时
细菌怕高温,也怕低温。肉类要烧熟(中心温度达75℃以上),熟食放置不能超过两小时,要及时放进冰箱冷藏。

四、感染沙门氏菌怎么办?关键是补水、别乱吃药!
多数沙门氏菌感染会在几天内自愈,因此轻症通常无需治疗,最重要的是多喝水补充电解质防脱水。但严重感染如出现腹泻严重、虚弱无力,可能需要抗生素,甚至手术治疗。切勿自行服用抗生素或止泻药治疗,可能反而拖延康复,还易传染他人。总之,及时补水、观察症状,别盲目用药,有异常及时就医才是正解。
【最后提醒】夏天尤需照顾好肠胃
天气一热,各种食源性疾病就活跃起来,沙门氏菌只是其中一个“老熟人”。无论是外出吃饭、超市购物,还是在家做饭,都要多留个心眼,别让看似新鲜的食物变成健康的“陷阱”。尤其是家有老人、孩子或孕妇,更要小心。照顾好肠胃,从厨房做起,夏日才能真正清爽过关!
文中图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 MAYO CLINIC. Salmonella infection. Published Apr 30, 2025. Assessed June 10,2025.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salmonella/symptoms-causes/syc-20355329
2. 默沙东诊疗手册大众版. 沙门氏菌感染. Published Jan 1, 2025. Assessed June 10,2025. https://www.msdmanuals.cn/home/infections/bacterial-infections-gram-negative-bacteria/salmonella-infections
3. Healthday. Salmonella Outbreak Triggers Egg Recall in 9 States. Published Jun 09, 2025. Assessed June 10,2025. https://www.healthday.com/health-news/infectious-disease/salmonella-outbreak-triggers-egg-recall-in-9-states
4. WHO. 沙门氏菌(非伤寒). Published Feb 20, 2018. Assessed June 18,2025.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salmonella-(non-typhoidal)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