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好发于中老人,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李丹个人号
阅读量:570
关注

带状疱疹是50岁及以上人群常见感染性疾病,常见于中年老人机体免疫力低下,据美国数据统计,99.5%的50岁及以上成人曾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中1/3的人一生中会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而罹患带状疱疹,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病例约 为156万。

一、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民间俗称——“蛇缠腰”、"缠腰火龙”、“蜘蛛疮”、“生蛇”,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人体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普遍易感,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由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第一次感染往往发生在幼儿时期,引起水痘,水痘痊愈之后,病毒仍将长期潜伏在人体脊髓背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当机体功能低下的或过度劳累、紧张、压力大、熬夜、感染、感冒时,就有可能诱发带状疱疹。

二、带状疱疹的症状和并发症有哪些?

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为皮疹和疼痛。发疹前有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患处皮肤自觉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也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常见发于胸腹腰部,皮疹多表现为簇集水疱在半侧腰带状分布,同时伴有剧烈神经痛,也可发于头面部、四肢等其他任何部位。如发生在眼部,眼睑肿胀,结膜充血,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如发生在耳部,病毒侵犯面神经和听神经,可出现耳痛、面瘫及外耳道疱疹等。

神经痛可在发疹前、发疹时及皮疹痊愈后出现。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的钝痛、刺痛、搏动性痛或烧灼样疼痛, 也可为麻木、瘙痒等感觉异常。年老体弱者疼痛更敏感,更为剧烈。 皮疹痊愈后持续一个月及以上的疼痛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可一种疼痛为主,也可多样疼痛并存,明显扰乱患者的睡眠、情绪,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严重可导致精神障碍和抑郁。

东莞市厚街医院皮肤科黄尾全主任建议: 一旦确诊带状疱疹,需尽早规范治疗,延误治疗容易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特别要提醒年龄大、水疱比较普遍的、有慢性病的、急性期疼痛剧烈的患者更易遗留后遗神经痛。尽早给予抗病毒和镇痛的有效的干预减少神经损伤,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尽可能在单侧皮疹和疼痛症状出现的24到72小时内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

三、带状疱疹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足量足疗程的抗病毒药(喷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阿昔洛韦等)、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等)及止痛药物(可选择加巴喷丁胶囊或普瑞巴林胶囊)。外用药物可以起到缩短病程、改善疼痛症状、预防感染等作用。外涂喷昔洛韦乳膏或阿昔洛韦乳膏,配合莫匹罗星软膏外用预防感染。

临床总结发现,很多患者留有后遗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早期用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在出现症状的72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间,药物可以发挥最大功效。

所以早诊断,早治疗,足量、足疗程的积极治疗可以让带状疱疹越早痊愈,并预防后遗症的出现,让可怕的带状疱疹变得不再可怕。

四、带状疱疹的如何预防?

平时生活中要注意提高自身抵抗力,作息规律,营养均衡,适当运动。另外,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非常好手段。目前,国内已获批上市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适用于50岁及以上成人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保护效力高达90%以上。由于50岁以上人群是高发人群,建议50岁及以上成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预防带状疱疹。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