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儿童感染甲流致死,孩子和老人感染甲流何时就医?如何用药?

健客医生官方号
关注

近日,广东、深圳等地迎来新一轮甲流高峰。据广州疾控官方消息,目前广州市甲型流感活动水平呈现快速上升态势,最近一周全市哨点医院报告流感样病例数持续攀升。

值得关注的是,儿童因甲流致死的事件也在近期屡屡出现。

今年3月,北京一位母亲发文,自己5岁的女儿,因甲流导致高热惊厥,抢救无效去世。

无独有偶,成都一位年仅2岁的男孩,同样因为甲流去世,从发烧到死亡只有短短2天。

在惋惜痛心之余,也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甲流也有其“凶恶”的一面,如果家中有儿童或老人感染甲流,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为什么今年甲流患者增多了?

为何今年的甲流感染速度和规模,似乎比往年更加严重?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三年戴口罩显著降低流感的感染率,但也让人群缺乏相关抗体,加之今年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不多,上述因素叠加导致今年流感发生的速度和规模都在提高。”

对于今年甲流疫情呈现出明显的“先北后南”趋势,专家表示这是符合我国甲流既往流行趋势的。

和北方不同的是,南方地区流感的高峰通常是3-7月。这与南方潮湿多雨天气相关,早晚温差大、空气湿度大,这种环境非常利于病毒的传播。

此外,北方甲流通常在上一年的12月到第二年3月流行,但在南方地区,除了冬春流行季,夏季可能还有一次小流行。

一项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甲流流行情况的研究显示:

北纬33°以北的山东、河北等北方省份,每年1~2月是流行高峰;


北纬27°以南的广东、广西等南方省份,高峰为每年4~6月份;


两个纬度之间的地区,如江西、湖北,呈每年1~2月和6~8月的“双高峰”。

因此,这一轮甲流高峰究竟何时过去,还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


儿童和老人是甲流感染高危人群,需重点做好防护

尽管甲流属于自限性疾病,但儿童和老人需要做好特别防护。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儿童流感罹患率为20%~30% ,可能会对部分患儿造成严重危害甚至死亡。

而老年人群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大多患有慢性疾病,更易罹患流感,且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据统计,80%~95% 的流感相关死亡病例发生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

因此,儿童(特别是婴儿)感染甲流,需要家长高度重视。儿童感染甲流的表现通常为发热,这一过程约持续2~3天。

当孩子出现明显甲流症状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司他韦和按需给予解热镇痛药物治疗,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服用消炎药或抗生素。

≥2月龄,肛温≥39°C(腋温38.2°C,口温38.5°C),或因发热出现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低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2次用药最短间隔是6小时。

≥6月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都可以使用。

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天,体温超过40摄氏度,出现呼吸困难、脸色苍白、抽风、精神萎靡,或者出现呕吐腹泻、尿量减少、哭的时候没有眼泪等脱水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高危人群可遵医嘱尽早服用奥司他韦

对于有重症高风险的高龄老人(大于65岁)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甲流后若出现高热持续不退、血氧明显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老年科主任王兴胜表示,老人在患甲流期间,可遵医嘱及早服用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体温38.5℃以上可考虑退热药物。居家隔离观察治疗的老人保持室内通风,适当活动不过度,注意休息。

奥司他韦是治疗流感的首选抗病毒药物,湖南省儿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张海霞表示,奥司他韦在起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更好,如果已经超过48小时,大多数非重症流感的患儿是否需要服用,还是需要经过医师和药师评估。

上海长海医院感染科主任李成忠教授提醒,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主要还是用在治疗上,预防还是要依靠疫苗,老年人、儿童、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等特殊群体,应该积极接种疫苗,以提高自身防护能力。

*除标注外,文中图片源自摄图网,已获平台授权

文章参考来源:人民日报、时代周报、广东疾控中心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