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没治好、肾也坏了?乙肝患者治肝需护肾!

有一种肾损伤叫做「乙肝患者的肾损伤」,虽说乙肝伤在肝脏上面,但是肝脏与肾脏之间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现代医学表明,肝脏不好有可能会累及肾脏,也就是说,乙肝患者不仅需要治疗肝脏,还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肾脏健康。
图片来源:摄图网 那乙肝患者通常存在哪些肾脏安全问题呢?
其实,乙肝可直接或间接引起肾损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乙肝引起的肾损伤,一类则是乙肝药物引起的肾损伤。
1、乙肝引起的肾损伤(乙肝相关性肾病和肝肾综合征)
乙肝相关性肾病顾名思义就是这个肾病是和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目前认为其致病机理主要有这3种:
①乙肝病毒直接感染肾脏,从而引起了肾脏问题;
②免疫系统在受到乙肝病毒的刺激后产生一些免疫物质,而这些免疫复合物随着血液循环沉积到了肾小球上面,从而对肾脏的组织结构造成破坏;
③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结果肾脏出现了自身免疫疾病。
另外,有数据显示,在乙肝病毒感染人群中,这类肾病的发生率约为8%-13%,且发病率是儿童高于成人、男性高于女性。
当乙肝患者的肝功能衰竭较为严重,如处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或重症肝炎时期时,则有可能发展成为肝肾综合征,有研究发现,肝硬化腹水患者1年内发展为肝肾综合征的可能性达18%,5年可升至39%。
2、乙肝药物引起的肾损伤
药物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乙肝抗病毒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出体外,长期应用下就可能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肾损伤,因此长期抗乙肝病毒用药时也需要注意肾脏安全问题。

既然乙肝患者更容易出现肾脏安全的问题,那平时就应该尽量避免能引起肾损伤的因素,同时加强对肾功能的监测。
1、在治疗前后
乙肝患者在进行抗病毒治疗之前,应进行肾功能的评估,尤其是已经有肾损伤或是可能出现肾损伤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有潜在肾毒性的药物。
2017版的欧洲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实践指南明确建议,推荐使用丙酚替诺福韦(TAF)或者恩替卡韦(ETV)来治疗有肾功能风险的慢乙肝患者;对于既往接受过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治疗过的患者,应优选TAF而不是ETV。
而在治疗过程中,建议如下有高肾脏损伤风险的患者:
》失代偿期肝硬化
》治疗前肌酐清除率(eGFR)\60ml/min
》控制不佳的高血压/糖尿病
》蛋白尿
》活动性肾小球肾炎,
》长期服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
》实体器官移植
这些患者在选择抗病毒治疗的时候,推荐肾功能监测第一年至少每3个月一次,此后至少每6个月复查一次。

②勤喝水。建议每天喝1.5-2升水,隔一段时间喝几小口,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
②饮食均衡规律。太咸的食物,大量的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烟酒,有潜在肾毒性的中药、补品和保健品,建议尽量避免食用,因为肾脏不喜欢这些东西。
③坚持适量的运动。
④控制高血压、高尿酸、糖尿病、肥胖等基础疾病的发生,减少肾脏负担。
最后提醒大家,肝和肾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不管你是不是一个有肾病的乙肝患者,都应该既爱肝、又爱肾,别让乙肝拖累了肾,也不能因为药物副作用而拒绝抗病毒药物治疗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性更高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是减少肝脏疾病进展,降低肝癌发生的保障。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