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G/c/FTC/TAF方案对初治HIV/AIDS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身体体质指数的影响

罗培培个人号
关注

摘要:

目的:

了解EVG/c/FTC/TAF方案对初治HIV/AIDS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初治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数据,比较基线及抗病毒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 共收集符合条件初治患者286例,在治疗1月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肌酐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C/HDL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3、6、12个月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肌酐、身体体质指数(BMI)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C/HDL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血糖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EVG/c/FTC/TAF方案对初治患者的TG、TC、LDL-C、血糖、尿素、肌酐、BMI有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但对TC/HDL无影响。

关键词:EVG/c /FTC/TAF;抗病毒治疗;血脂异常;生化指标;身体体质指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 )感染是一种慢性终身传染性疾病,在历史上一直与高死亡率相关。自1990年代后期出现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以来,HIV-1感染者的预期寿命大幅增加,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接近非艾滋病毒人口的预期寿命[1]。ART可以迅速控制艾滋病病毒和部分恢复免疫功能,从而预防艾滋病的各种并发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恢复了健康。

随着ART治疗的开展,HIV-1感染者经过持久治疗,抑制了病毒复制,然而,长时间暴露于ART药物,由药物所致的一些副反应逐渐显现,并且有可能成为影响HIV-1感染者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IV-1感染者逐渐老龄化,有可能患上一些非艾滋定义性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癌症、肾病、肝病、骨质疏松症和神经认知疾病(统称为”严重的非艾滋病事件”)。其中心血管疾病并发症日益突出,甚至部分患者在并发心血管疾病住院时才发现感染HIV。

2018年发表的一项大型荟萃分析汇总了在欧洲范围内关于HIV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较20年前增加3倍,其中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增加2.16倍[2]。在总部位于美国的退伍军人管理局的大型医疗系统中,经过对传统危险因素的调整,感染HIV-1的成年人患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了1.5倍[3]。一项来自亚洲地区的流行病学数据,收集了2003年至2017年期间八千多例HIV/AIDS患者的CVD数据,显示CVD相关发病率为2.2/1000人年[4]。

既往研究证实血脂异常是导致HIV感染者出现CV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5],会影响HIV/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期寿命,也会影响ART方案的选择与实施。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与HIV阴性人群相比,HIV感染者更易出现血脂异常[6]。不同国家初治HIV感染者血脂异常患病率存在差异,欧洲等发达国家为28~80%[6],非洲等落后地区为57.7%~76.9%,ART后血脂异常发生率进一步升高,可高达82.3%~91%[7]。中国人群对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异常发生率也逐步升高,据统计中国普通人群血脂异常率约为40.4%[8],而初治HIV感染者血脂异常率则更高,可达75.4%[9]。在现有的各种抗病毒治疗方案中,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DHHS)指南[10]以及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11](2021版)均推荐在大多数临床情况下使用以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tegrase strand transfer inhibitor ,INSTI)为基础的 ART 疗法。根据 DHHS 的指南,相对于蛋白酶抑制剂(PI)或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为基础的 ART 疗法,以INSTI为基础的疗法与更大的体重增加及血脂增加有关。目前关于中国人群使用INSTI为基础的ART治疗后其血清生化指标及体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使用艾考恩丙替片(EVG/c/FTC/TAF)作为初始治疗方案的患者,分别收集其治疗前即基线,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其血清生化指标及体重等指标。以探讨EVG/c/FTC/TAF对初治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身体体质指数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市第八医院接受ART的初治HIV/AIDS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岁;②诊断均符合《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的诊断标准;③无ART史;④入选患者均签署ART知情同意书;⑤EVG/c/FTC/TAF为初始治疗方案,且疗程超过48周。排除标准:①基线血清生化指标等数据不完整;②随访期间转变为其他方案;③治疗48周HIV病毒载量>200copies/ml;④合并其他疾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恶性肿瘤、代谢综合征等);⑤合并严重机会性感染。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基线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血清生化指标(包括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IL)、谷草转氨酶(AST)、尿素和肌酐,身高、体重等资料)。高血脂诊断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12]。血脂异常的判定标准为满足以下任一条件:TG≥1.70mmol/L,TC≥5.0mmol/L、LDL-C≥3.40mmol/L、HDL-C<1.0mmol/L。

1.3统计分析 应用SPSS2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正态数据用均数±标准差(±δ)表示。计量数据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共入选初治EVG/c/FTC/TAF患者286例,其基线数据和资料如下表1所示:

表1 基线EVG/c/FTC/TAF基本情况

2.2基线及抗病毒治疗1个月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体质指数 在286例初治使用EVG/c/FTC/TAF的患者中,有126例在随访第1个月检测了血清生化指标,该126例患者在使用抗病毒药物前血清甘油三酯水平(TG)平均为1.64±0.94mmol/L,其中有35.71%的患者基线TG水平超过1.70mmol/L,口服EVG/c/FTC/TAF1月后TG升高至2.64±1.11mmol/L,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水平超过1.70mmol/L的患者比例为50.79% ;血清基线胆固醇(TC)为4.02±0.87mmol/L,1月后TC水平为4.53±0.96mmol/L,与治疗前相比使用EVG/c/FTC/TAF 1月后血清TC明显升高(P<0.001),基线TC>5.20mmol/L的比例为8.73%,治疗1月后TC>5.20mmol/L的比例为19.84%。基线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为2.43±0.64mmol/L,治疗1月后上升至4.53±0.96mmol/L, 与治疗前相比使用EVG/c/FTC/TAF1月后血清LDL-C明显升高(P<0.001),基线LDL-C水平超过3.40mmol/L的患者比例为6.35%,治疗1月后LDL-C水平超过3.40mmol/L的患者比例为36.51% 。基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04±0.29mmol/L,治疗1月后升高至1.14±0.31mmol/L,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1),治疗前HDL-C<1.0mmol/L的比例为49.21%,治疗1月后HDL-C<1.0mmol/L的比例为36.51%。治疗前TC/HDL的比值为4.08±1.18,治疗1月后TC/HDL的比值为1.14±0.3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TC/HDL>5.0的患者比例为19.05%,治疗1月后TC/HDL>5.0的患者比例为19.0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月后身体体质指数(BMI)(22.22±4.42Kg/m2),相比治疗前BMI(22.144.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10.74±4.48mmol/L较基线TBIL12.96±6.53相比明显下降(P>0.05);治疗1月后尿素、肌酐较基线相比升高(P<0.05),其他生化指标ALT、AST、血糖治疗1月后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基线及抗病毒治疗1个月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体质指数变化

2.3  基线及抗病毒治疗3个月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体质指数变化

在随访第3个月时,有189例患者检测了生化指标,该189例患者基线TG(1.63±0.93)mmol/L,服药3个月后TG(2.34±1.53)mmol/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TG超过1.70mmol/L基线占比33.3%,服药3个月后占比5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线TC(4.09±1.00)mmol/L,服药3个月后TC(4.62±0.97)mmol/L,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TC超过5.20mmo/L者基线占比10.6%,服药3个月后占比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DL-C基线为(2.48±0.31)mmol/L,服药3个月后LDL-C(2.80±0.73)mmol/L,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LDL-C>3.40mmol/L者基线占比7.9%,服药3个月后占比19.7%。基线HDL-C(1.04±0.31)mmol/L,服药3月后HDL-C(1.19±0.45)mmol/L,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HDL-C<1.0mmol/L者基线占比43.4%,服药3月后占比3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TC/HDL基线为(4.11±1.16),治疗3月后(4.16±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基线为(22.68±3.42 )Kg/m2,服药3个月后(23.03±3.12)Kg/m2,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基线TBIL、ALT、AST与服药3个月后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尿素、肌酐与服药3个月后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基线与服药3个月相比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3。

表3 基线及抗病毒治疗3个月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体质指数变化

2.4 基线及抗病毒治疗6个月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身体体质指数变化  

在随访第6个月时,有175例患者检测了生化指标,该175例患者基线TG(1.61±0.85)mmol/L,服药6个月后TG(2.33±1.62)mmol/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TG超过1.70mmol/L基线占比34.3%,服药6个月后占比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线TC(4.07±0.97)mmol/L,服药6个月后TC(4.82±1.00)mmol/L,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TC超过5.20mmo/L者基线占比12.0%,服药6个月后占比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DL-C基线为(2.47±0.70)mmol/L,服药6个月后LDL-C(2.95±0.78)mmol/L,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LDL-C>3.40mmol/L者基线占比7.9%,服药6个月后占比1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线HDL-C(1.08±0.34)mmol/L,服药6月后HDL-C(1.24±0.27)mmol/L,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HDL-C<1.0mmol/L者基线占比41.7%,服药6个月后占比2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C/HDL基线为(4.01±1.16),治疗6个月后(4.09±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基线为(22.33±3.42)Kg/m2,服药6个月后(23.09±2.99)Kg/m2,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线TBIL与服药6个月后相比有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线尿素、肌酐与服药6个月后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T、AST基线与服药6个月相比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血糖(5.13±1.09)mmol/L,服药6个月后血糖(5.34±1.01)mmol/L,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具体见下表4。

表4 基线及抗病毒治疗6个月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体质指数变化

2.5 基线及抗病毒治疗12个月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身体体质指数变化

在随访第12个月时,有152例患者检测了生化指标,该152例患者基线TG(1.68±0.94)mmol/L,服药12个月后TG(2.46±1.58)mmol/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TG超过1.70mmol/L基线占比55.3%,服药6个月后占比6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基线TC(4.18±0.98)mmol/L,服药12个月后TC(4.84±1.02)mmol/L,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TC超过5.20mmo/L者基线占比10.5%,服药12个月后占比3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DL-C基线为(2.53±0.76)mmol/L,服药12个月后LDL-C(3.04±0.80)mmol/L,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LDL-C>3.40mmol/L者基线占比6.6%,服药12个月后占比2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线HDL-C(1.04±0.32)mmol/L,服药12个月后HDL-C(1.22±0.27)mmol/L,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HDL-C<1.0mmol/L者基线占比46.1%,服药12个月后占比1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C/HDL基线为(4.18±1.18),治疗12个月后(4.10±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基线为(22.76±3.46)Kg/m2,服药12个月后(23.78±3.22)Kg/m2,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线TBIL与服药12个月后相比有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线尿素、肌酐与服药12个月后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T、AST基线与服药12个月相比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血糖(5.07±0.82)mmol/L,服药12个月后血糖(5.65±2.09)mmol/L,与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体见下表5。

表5 基线及抗病毒治疗12个月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体质指数变化

本研究的286例HIV/AIDS患者基线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TG升高和HDL降低为主,与既往报道的我国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血脂异常结果相似[13]。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初治患者基线高TG发生率为34.6%,高TC的发生率为33.6%,高LDL-C的发生率为30.8%,与我国既往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相似[14]。在抗病毒治疗后,血脂异常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本研究使用EVG/c/FTC/TAF后,TG从第三月随访数据观察到呈增高,直至随访的第12个月其TG水平均较基线相比升高,TC 、LDL-C及HDL-C水平从第一个随访数据到第12个月其水平较基线均明显增高,但是TC/HDL在随访的各个阶段均与基线相似。

在本研究中,血糖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在随访的第6个月开始,比基线相比明显升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在不同随访阶段注意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本研究中,尿素与肌酐在随访第1个月至12个月,与基线相比有升高。

1. Deeks, S.G., S.R. Lewin, and D.V. Havlir, The end of AIDS: HIV infection as a chronic disease. Lancet, 2013. 382(9903): p. 1525-33.

2. Shah, A.S.V., et al., Global Burden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eople Living With HIV: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irculation, 2018. 138(11): p. 1100-1112.

3. Freiberg, M.S., et al., HIV infection and the risk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AMA Intern Med, 2013. 173(8): p. 614-22.

4. Bijker, R., et 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related mortality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the TREAT Asia HIV Observational Database (TAHOD). HIV Med, 2019. 20(3): p. 183-191.

5. Liao, K.P.,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eduction in inflammation and changes in lipoprotein levels and HDL cholesterol efflux capacit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J Am Heart Assoc, 2015. 4(2).

6. Gelpi, M., et al., Higher Risk of Abdominal Obesity, Elevat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Hypertriglyceridemia, but not of Hypertension, in People Living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Results From the Copenhagen Comorbidity in HIV Infection Study. Clin Infect Dis, 2018. 67(4): p. 579-586.

7. Annema, W., et al., HDL function is impaired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dependent of plasma HDL cholesterol levels. J Clin Lipidol, 2016. 10(6): p. 1318-1328.

8. Dai, L., et al., Adverse events in Chines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patients receiving first lin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BMC Infect Dis, 2020. 20(1): p. 158.

9. Palanuphap, K. and S. Sungkanuparph, Switching protease inhibitors to rilpivirine in HIV-positive individuals with complete viral suppression and without prior HIV drug resistance in a resource-limited sett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Int AIDS Soc, 2020. 23(4): p. e25462.

10.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Antiretroviral Agents in Adults and Adolescents with HIV. Published online 2021. Accessed December 7, 2021. . 2021.

1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 and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1. 27(11): p. 1182-1201.

12.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循环杂志%J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2016. 31(10): p. 937-950.

13. Wang, Q., et al., Lipids profile among ART-naïve HIV infected patients and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China: a case control study. Lipids Health Dis, 2016. 15(1): p. 149.

14. Shen, Y., et al., Prevalence of Dyslipidemia Among Antiretroviral-Naive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in China. Medicine (Baltimore), 2015. 94(48): p. e2201.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