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高达95%!孩子玩水后出现头痛发烧,警惕“食脑虫”感染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565
关注

近日,一则“女童泡温泉后被确诊感染食脑虫”的新闻登上热搜,引发了广泛关注。报道称,福建一名5岁女童,在泡温泉后出现高烧、呕吐等症状,最终被确诊“食脑虫”感染,经抢救60天,仍不幸离世。

图源:微博截图[1]

夏天游泳、玩水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消暑活动,但这则新闻也不禁让人发问:这个听起来十分可怕的“食脑虫”到底是什么?真的会“吃人脑”吗?我们还能快乐玩水吗?今天就来为大家说清楚。

“食脑虫”到底是什么?

“食脑虫”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虫子,它的真身是一种学名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的单细胞微生物。它喜欢温暖的淡水环境,如湖泊、池塘、河流、稻田,以及卫生消毒措施不到位的游泳池、温泉,甚至潮湿的土壤、腐烂的植被中,都可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阿米巴变形虫 (图源文献[2]

它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鼻腔吸入。当我们鼻腔被污染的水猛冲时,含有原虫的水会通过鼻黏膜进入鼻腔内部,它能沿着嗅觉神经,穿过分隔鼻腔和大脑的筛状板侵入大脑组织,引发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PAM)

不过大家不用怕,福氏耐格里阿米巴主要是通过受污染的水进入鼻腔而实现传播,不会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传播,也不存在人际传播现象。

早期症状像普通脑膜炎,易误诊

PAM初期症状与普通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非常相似。在感染后1~12天内(中位潜伏期约为5天),患者会开始出现头痛、高烧、恶心、呕吐等症状。

正是这种非典型的初期症状,导致其极易被误诊,从而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颈部僵硬、精神混乱、注意力无法集中、失去平衡感、幻觉、嗜睡、昏迷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它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是毁灭性的,会迅速破坏大脑组织,导致大脑严重肿胀。

PAM病情进展极快,从发病到陷入昏迷直至死亡,病程通常在1~65天之间。尽管我国关于PAM报告的病例总数不足20例,但该病死亡率极高,可达95%以上

因此,早期识别和预防是应对这种致命感染的重中之重。

记住两点,快乐玩水不用慌

虽然“食脑虫”听起来可怕,但它的发病率其实特别低。它之所以成为新闻,正是因为它极其罕见。我们无需因此拒绝所有水上活动,但必须树立科学的安全意识。预防感染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游泳或玩水时

· 选择卫生信誉好、持有合格水质检测报告、循环和消毒措施有保障的正规游泳馆或水上乐园;

· 进行潜水、跳水等活动时,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鼻夹,从物理上防止呛水;

· 在温泉或其他地热水中游玩时,尽量将头部保持在水面以上

· 阿米巴原虫更易存活在水底沉积物中,因此在自然水域玩耍时,尽量不要挖掘或剧烈搅动水底沉积物。

2. 清洗鼻腔时

许多人有洗鼻的习惯,通过冲洗鼻窦来缓解感冒或过敏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等病原体也可能在自来水中存活,如果冲洗方法不当,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冲洗鼻窦或鼻腔时要注意:

· 使用蒸馏水、无菌水,或煮沸后冷却的白开水,不要直接使用未经处理的自来水;

· 清洗后的洗鼻设备应放在干燥、无灰尘的地方风干。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下存放,以防细菌滋生。

图源:文献[5]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接触过可能污染的水后,出现持续头痛、发烧、呕吐,特别是脖子僵、鼻子不舒服,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并且主动告诉医生“最近去过水上活动”,别让误诊耽误了治疗。

参考文献:

[1] 封面新闻.2025-08-23.Available from: https://weibo.com/1496814565/Q1bBhbTUG?refer_flag=1001030103_

[2] CDC. Naegleria fowleri Infections. Available from: https://www.cdc.gov/naegleria/about/index.html

[3] Kou, Y., Zhang, J., Wang, D. et al. Rare Naegleria fowleri meningoencephalitis diagnosed via combined molecular biology and metagenomic sequencing techniques: a case report. Infect Dis Poverty 14, 69 (2025).

[4] WHO. Naegleria fowleri. Background document for the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 Available from: https://iris.who.int/bitstream/handle/10665/380537/B09269-eng.pdf?sequence=1&isAllowed=y

[5] CDC. How to Safely Rinse Sinuses. Available from: https://www.cdc.gov/naegleria/prevention/sinus-rinsing.html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一般性的健康信息,其中专业治疗知识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得作为医疗或诊断的依据,无法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我们努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本文中的信息可能不全面,也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个体的特定健康状况。读者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时,应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对于依据本文内容采取的任何行动,本文作者、出版方或任何相关第三方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身体不适或需要咨询专业医疗问题,请前往专业医疗机构或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
查看全部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