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护理注意事项

宋学敏个人号
关注

生孩子是每个女人一生中最幸福的事,而生完孩子坐月子恢复身体是女人最苦恼的事,怎么科学的产后恢复必须引起重视。那么,产后常见问题是什么,又该如何做好产妇产后护理呢,下面就注意事项做个总结。

一、产后常见问题

1、心情低落:很多产妇会情绪低落,甚至出现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其实,这是正常现象,一般是因为产后激素、疾病疼痛、性格和情绪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导致产妇情绪不稳定。

2、身体疼痛: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的产妇,产后都要忍受肉体上的痛苦。如果你不小心,你可能会撕裂伤口。因此,要注意休养,适当下床,不要做一些剧烈的运动或繁重的家务,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3、睡眠不足:孕妇要担负起喂养孩子的责任,甚至照顾好孩子的一切事务。但新生儿的睡眠作息时间不规律,加上产后身心疲惫,因此产后容易出现睡眠不足现象,从而影响精神状态和身体恢复。

4、产后疾病:有的产妇容易被产后疾病困扰,如乳腺炎、产后发热、产后骨病、产后贫血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会引起产妇情绪焦虑。如果有产后疾病要及时治疗,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期,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二、产妇产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1、母乳喂养指导:母乳喂养要特别注意卫生,产妇在哺乳前洗干净双手,并用消毒湿纱巾擦干净乳房及乳头,还要采用舒适的体位进行喂养,一般产后一个星期前,可采用卧位,一个星期后可采用坐位,还要防止婴儿鼻部受压,影响到婴儿呼吸。母亲应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喂哺。避免“剪刀式”夹托乳房(除非在奶流过急,婴儿有呛溢时),那样会反向推乳腺组织,阻碍婴儿将大部分乳晕含入口内,不利于充分挤压乳窦内的乳汁。

2、乳房护理:妈妈应及时做好乳房护理,为产后哺乳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发生哺乳困难,每次哺乳需吸净一乳再换另一乳,如果产妇乳汁过多婴儿不能吸净,可将多余乳汁挤出,以促进乳汁分泌。每天用温水清洗乳头,检查并保护乳头,避免损伤。如果产妇乳头平坦或凹陷,产前又未加以纠正者,产后必须给予特殊的指导,通过吸吮得到纠正。产后要早吸吮。分娩后30分钟,母婴裸体皮肤接触并让婴儿吸吮30分钟以上。早吸吮有助于早分泌乳汁、多分泌乳汁,对乳房的健康和子宫的收缩有好处。

3、产后恢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排尿:产后4小时内必须排尿。防止尿潴留,否则是会插尿管的。如果没有尿意,用温水冲洗会阴部位,能够促进排尿。产后注意补充水分2000ml,防止体液缺失。如果憋尿时间过长,首次排尿不可超过1000ml,防止反射性晕厥。(2)伤口:分娩时侧切或撕裂,一般在左边。因此要保持右侧卧,至少7天时间,用产科枕支撑腰背,防止分泌物和恶露感染伤口。剖腹产的伤口相对更好护理,位置在腹部,注意避免压迫,避免阳光照射,避免紫外线刺激形成色素沉着。 (3)睡眠:分娩消耗大量体力,产后虚弱,须保持充足的睡眠。房间注意隔音,可穿宽松棉质睡衣,如有失眠,可饮用热牛奶,热水泡脚,每晚保证8小时睡眠。

4、私处清洁护理:产后恶露较多,伤口易受感染;同时大小便后,也需及时清洁。测量好35℃-40℃的温水,用产科清洁器每日冲洗两次,再用消毒巾(主要成分为1%碘伏)擦拭伤口,防止感染,可促进伤口愈合。洗澡也是关键一环,产后一周,可擦浴或淋浴,不可盆浴,避免反复感染。水温在37-40℃合适,避免热水刺激伤口,注意浴室保暖,不要着凉。产后3-4天就可以洗头,注意及时吹干即可。孕产妇更易患牙龈炎、龋齿;若体力允许,产后第2天就应该刷牙,保持口腔卫生。特别是产妇在产后42天之内禁止性生活,很容易感染。剖腹产产妇半个月手术伤口是不能碰水的,两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5、饮食:尤其是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和蔬菜,不仅可补充产妇损失的血液和水分,同时对于缓解产后便秘也很有好处。不能吃辛辣、生冷的食物:辛辣食物易引起上火,导致大便秘结,或痔疮发作;生冷食物,易引起身体不适,如腹痛等。

6、注意劳逸结合:产后并不是一味的只能平躺在床上,做些轻微的活动有利于产后恢复。产后8个小时内就可以在床上坐一会儿,背后最好放上合适的靠垫或可以用来靠的软物。产后12个小时就可以下床、上厕所,具体情况也要因人而定。产后24小时就可以在屋里随意活动,最好是在家人的陪同照看下,要避免长时间站立、久蹲或做大动作,防止子宫脱垂。

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本文内容是基于现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生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教育目的。在实施任何医疗程序、治疗方案或健康计划时,医生应依赖自己的专业判断,并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