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低病毒血症,是维持用药还是尽快换药?

低病毒血症是什么?相信有许多人不太了解。
低病毒血症指的是接受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治疗且依从性好的慢乙肝患者,治疗至少48周及以上,用高灵敏度的定量PCR法最低检测限为10~20IU/ml仍可检测到HBV DNA,但<2000IU/ml者。
临床上有一种情况,部分慢乙肝患者即使接受了抗病毒治疗,血清HBV DNA仍持续或间歇性地低水平检出阳性,即出现低病毒血症。那么出现低病毒血症,到底该维持用药还是换药呢?

01 为什么会出现低病毒血症?
出现低病毒血症的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现今核苷(酸)类药物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BV复制,不能直接靶向cccDNA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 HBV DNA 检测技术灵敏度的提高,低病毒血症检出率也随之上升。
虽然低病毒血症患者的HBV DNA载量较低,但仍会持续加速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进展。有研究发现,低病毒血症患者中有30%左右存在显著的肝脏炎症病变和肝纤维化。如果不引起重视,病情持续进展,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02 出现低病毒血症应该怎么办?
目前关于低病毒血症的治疗方案,是存在争论的。基本上会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继续维持用药,另外一种则是尽快换药。
1、维持用药:如果患者已经接受抗病毒治疗,并且病毒血症已经稳定在低水平,且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医生可能会建议维持当前的药物治疗方案。维持用药可以继续抑制病毒复制,保持病毒血症的低水平。
2、尽快换药: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或者病毒血症开始出现反弹迹象,医生可能会建议尽快换药。换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抑制病毒复制,维持低病毒血症水平,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除了维持用药和尽快用药两种方案之外,也可以考虑联合用药,就是在原本单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其他药物一起治疗。建议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听从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
03 牢记六个字,“击退”低病毒血症
“早发现”主要指患者要定期检查,建议乙肝患者每3~6个月进行一次高敏病毒量检测(如内标法),配合其他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低病毒血症。
“早处理”是指出现低病毒血症时应该及时分析原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依从性差是低病毒血症的潜在风险因素,如漏服、随意停药等。因此,大家一定要遵医嘱规律服药。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