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家庭癌吗?

胡积军个人号
关注

家是温暖的港湾,守护家人的健康,是每个家庭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类似“一人得肝癌,全家都中招”的“健康类”话题,常常被人提起,肝癌真是会在家人之间传染的“家庭癌”吗?

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肝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发病倾向, 阳性肝癌家族史人群可能发生肝癌的的机率要远高于阴性人群,这种家庭聚集性,常被误认为是一种传染。事实上,肝癌的发生并非和传染病一样由单一病原体引发,一蹴而就,而是受许多因素交互影响,涉及多个基因参与和突变,同时需要经过启动、促癌和演进等多阶段。因此,不必再担心肝癌具有传染性,但是警惕肝癌的诱发因素,做好肝癌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癌的最主要病因,我国的肝癌患者中HBV感染所致者占到了约84%。HBV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

随着时间的发展,由HBV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会导致感染者的肝脏持续病变,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进而可能形成肝癌。尽早治疗阻止乙肝进展成肝癌虽然乙肝尚不能治愈,但是从乙肝到肝癌,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如果乙肝患者能够谨遵医嘱,尽早开始并坚持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便能够有效抑制HBV复制,降低HBV相关肝癌和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通过积极的治疗,乙肝患者也能拥有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寿命几乎与常人无异。今年2月,我国发布了最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简称《指南》),进一步扩大了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范围:对于血清HBV DNA阳性者,谷丙转氨酶(ALT)持续异常(大于正常值上限),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就应启动抗病毒治疗。

即使ALT水平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都建议抗病毒治疗:

(1)有乙型肝炎肝硬化家族史或肝癌家族史;

(2)年龄>30岁;

(3)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或纤维化;

(4)HBV相关肝外表现(如 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临床确诊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无论其ALT和 HBV DNA 水平及 HBeAg 阳性与否,均建议抗病毒治疗。

同时,《指南》推荐了目前乙肝的一线治疗药物,包括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以及艾米替诺福韦(TMF)等,为乙肝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至此,肝癌是“ 家庭癌”的魔咒已不攻自破。不过,生活中我们确实不能忽视自身和家人健康,要传递正确的疾病知识,提醒家人定期体检,对待任何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上上策。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