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手术、不碎石”吃药就可溶解的泌尿系结石----揭开尿酸结石的神秘面纱

解海杰个人号
阅读量:398
点赞量:1
关注

一、概述

中国是泌尿系结石的三大高发地区之一,在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在1-5%之间,而在南方某些区域结石发病率高达5-10%。在众多结石患者中草酸钙结石成分比例占第一位(约占64.2%),但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肉类摄入量多、蔬菜摄人量少的饮食方式更容易导致尿液中尿酸结晶,促进尿酸结石形成。因而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尿酸结石所占比例也呈上升趋势(2018中华泌尿外科杂志记录尿酸结石约占13.9%)。

除了日常饮食习惯,以下因素也会促进尿酸结石的形成:

1. 因肥胖、胰岛素抵抗、慢性腹泻及原发性痛风引起的低尿液PH值(5.5)。

2. 因气候炎热、慢性腹泻等引起的低尿量。

3. 因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痛风、高蛋白饮食等引起的高尿酸尿症。

二、尿酸结石的形成过程:

三、尿酸结石的诊断:四、尿酸结石的治疗临床处理方法:

药物溶石治疗时机:药物溶石治疗过程:临床应用:即使临床上6-7厘米的巨大路鹿角样尿酸结石服用药物也可完全溶解,避免手术治疗。 五、尿酸结石的预防虽然口服药物可以溶解尿酸结石,但是临床数据显示:尿酸结石溶解后立即停药会导致结石迅速复发,而且结石直径可能大于服药之前,因此预防结石复发是关键。

饮食预防:低嘌呤饮食,限制食用动物内脏和啤酒类;限食菠菜、肉、海鲜等,可以适量食用蛋、奶等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

药物预防:口服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友来特),碱化尿液。建议服用6-12个月,每天5g左右。

六、小结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