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就诊科室:肝胆外科、肿瘤科
一、概述
什么是肝癌?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癌统指起源于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 (cHCC-CCA),其中肝细胞癌占到75%~85%。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随血液、淋巴液转移或直接侵润肝脏而形成疾病。本词条中的肝癌仅指HCC。
我国肝癌的流行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 WHO / IARC) 2020年12月发布了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国2020年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5位,新增41万例,其中男性30.3万例。尽管近年我国肝细胞癌人口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等因素,肝癌疾病负担仍较为严重。
二、病因
哪些危险因素会导致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90%以上的肝癌病因学较为明确,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酒精摄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 (MAFLD) 、自身免疫性肝病及遗传代谢性肝病、伴发2型糖尿病 (T2DM) 、肝癌家族史及黄曲霉毒素暴露等都与肝癌发病相关。
高危人群有哪些?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过度饮酒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以及肝癌家族史人群等都是肝癌高危人群,其中40 岁以上的男性因风险更高需重点关注。
三、症状
肝癌常见症状有哪些?
1.原发性肝癌发病早期通常无特异性,而如果发病处于中期或是肝癌晚期,就会有较多临床症状,常见的是消瘦、乏力、腹胀、疼痛、上腹部包块、进行性肝大、黄疸、腹泻、低热、上消化道出血。
2.若是肝癌破裂之后可能就会有急腹症出现。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是很明显,也可能会出现转移灶的症状。
3.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常会出现下肢水肿、肝掌、男性乳腺增大、蜘蛛痣等。如果患者出现肝转移,身体其他部位就会对应产生不同的体征。
4.原发性肝癌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主要有肝癌破裂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肝部肾衰竭。
检查手段有哪些?
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介绍,肝癌的筛查和诊断手段通常有以下几类:
超声显像:临床上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检出肝内占位性病变,初步判断良性或恶性。
CT和MRI:动态增强CT、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是肝脏超声和/或血清甲胎蛋白(AFP)筛查异常者明确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主要用于治疗,并不推荐作为筛查或者确诊的影像手段。但在治疗肝癌或肝癌破裂出血时,可同时提供肿瘤血管、血供、数量及大小情况相关信息。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有助于对肝癌进行分期及疗效评价。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志物检测:临床上血清 AFP 是目前原发性肝癌最常用的诊断、疗效监测指标。
肝癌的穿刺活检:肝病灶穿刺活检可以明确病灶性质及肝癌分子分型,为明确肝病病因、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进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符合肝癌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通常不需要以诊断为目的的肝病灶穿刺活检。
四、治疗
肝癌如何治疗?
肝癌治疗领域的特点是多学科参与、多种治疗方法共存,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放射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等多种手段。
外科手术切除:完整的切除肿瘤并保留足够的正常肝组织是患者取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治疗手段。
肝脏移植:是肝硬化失代偿不适宜手术或消融的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治疗手段。
消融治疗:肝癌消融治疗是借助医学影像技术的引导,对肿瘤病灶靶向定位,局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直接杀灭肿瘤组织的一类治疗手段。具有对肝功能影响少、创伤小、疗效确切的特点,在一些早期肝癌患者中可以获得与手术切除相似的疗效。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分为外放射治疗和内放射治疗。外放射治疗是利用放疗设备产生的射线(光子或粒子)从体外对肿瘤照射。
系统抗肿瘤治疗:系统治疗或称之为全身性治疗,主要指抗肿瘤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化学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另外还包括了针对肝癌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抗病毒治疗、保肝利胆和支持对症治疗等。
五、日常
肝癌患者如何进行日常管理?
1.定期复查
由于肝癌复发转移的风险比例较高,因此肝癌患者需要坚持复查。建议遵循医嘱定期进行腹部增强CT或磁共振,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2.安全用药
肝癌患者往往伴有肝炎、肝硬化等情况,在对肿瘤进行治疗的同时,应遵医嘱对这些伴随情况进行治疗。针对肝癌的并发症如腹水、黄疸等,也应有序治疗。原则上谨慎使用保健品或偏方,以免诱发药物性肝损害。
3.合理饮食
肝癌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严重的营养不良增加了肝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了肝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日常饮食应多样化,少食多餐。
进食新鲜水果蔬菜,保证营养均衡及足够的热量。避免辛辣刺激、生冷和坚硬的食物,注意低脂饮食。
4.家庭心理疏导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情绪很重要。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家属应帮助患者调整状态,多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抗癌信心。
5.病友交流
癌症患者和家属互助小组在欧美国家发展已经很成熟,研究显示,参加互助小组的人比不参加的人焦虑水平更低。肝癌患者是身心极度痛苦的特殊群体,通过病友交流的方式,使情绪得到释放和表达,压力得到缓解,有助于早日走出病魔的阴影,重燃生活的希望。
6.科学运动
运动是肝癌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环节。运动应该以有氧运动为主,配合一定的力量练习。对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如果肝功能处于代偿期,则完全可以从事低等强度(例如慢走、做家务等)和中等强度(快走、太极拳、瑜伽、跳广场舞等)的运动;如果肝功能处于失代偿期,则应该做低强度或以下的运动,配合卧床休息。应至少保持每周5天,每天至少30分钟的运动(可以分3个10分钟来完成)。
六、预防
如何预防肝癌的发生?
1. 高危人群定期监测
建议40岁以上,尤其是慢性肝炎患者、长期高脂饮食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借助肝脏超声显像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建议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 治疗慢性肝病
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建议及早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
3. 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4. 减少接触黄曲霉毒素
预防黄曲霉毒素暴露。注意粮油食品和竹木厨餐具的干燥和通风,避免霉变。不食用发霉及部分发霉的食物,减少黄曲霉毒素及其他霉菌的摄入可以降低患肝癌的风险。
5. 限制饮酒和吸烟
饮酒会导致肝硬化,进而导致肝癌。不喝酒或控制饮酒可以帮助预防肝癌。由于吸烟也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因此不吸烟也可以降低患肝癌的机会。
6. 保持健康体重
避免肥胖同样是一种预防肝癌的方法。肥胖人群患有脂肪肝和糖尿病的几率更高,这两种疾病都与肝癌相关。
参考文献:
[1]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22,16(02):81-96.
[2] 雷玉全.肝癌的症状及治疗措施[J].人人健康,2020(07):64.
[3] 赫捷,陈万青,沈洪兵等.中国人群肝癌筛查指南(2022,北京)[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08):1739-1758+1954-1967.
[4] 贺庆,刘坤,王超红等.《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解读[J].西部医学,2023,35(04):474-479.
[5] 南月敏,高沿航,王荣琦等.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1年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1,24(02):305-318.
[6] 丁惠国,屠红,曲春枫等.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2020版)[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1,28(02):83-99.DOI:10.16073/j.cnki.cjcpt.2021.02.01.
[7] 《中国抗癌协会原发性肝癌患者指南》ttps://image.cacakp.com/news/3645/71758be6f23046314b13be96cb41ec6830300cea.pdf
[8] https: / /gco.iarc.fr /today / data /factsheets/cancers/11-Liver-fact- sheet.pdf.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