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知识科普

翟琪个人号
点赞量:2
关注
乙型病毒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性病,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急性患者在潜伏期末及急性期有传染性,但不超过6个月。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HBV DNA水平越高其传染性与病毒复制越强,乙型肝炎是传播最广泛,传播途径复杂的肝炎。也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那么下面跟大家分享下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
Part.01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

HBV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包括输血和血制品。其次是母婴传播,即分娩前后及过程中由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感染新生儿,母乳喂养也可导致母婴传播,该传播途径在中国占很大比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40%50%的患者均来源于母婴传播。第三是密切接触传播,如通过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传播病毒。第四是医源性传播,如消毒不彻底、不安全注射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HBV阳性者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 HBsAg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共用(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

Part.02
临床常用检测方法
1.HBV抗原、抗体检测

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е抗原(HBeAg)、е抗体(HBe)和核心抗体(HBc)称为乙肝五项,是常用的HBV感染的检测指标,可反映被检者体内HBV水平及机体的反应情况,粗略评估病毒的水平。乙肝五项检测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检查只能提供阴性或阳性结果,定量检查则可提供各项指标的精确数值,对乙肝患者的监测、治疗评估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更重要的意义,动态监测可作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除以上五项外,抗HBc-IgMPreS1PreS2PreS1-AbPreS2-Ab也逐步应用于临床,作为HBV感染、复制或清除的指标。

2.HBV DNA检测

乙肝五项检测并不能作为判断病毒是否复制的指标,而DNA检测通过扩增病毒核酸,对体内低水平的HBV病毒敏感,是判断病毒复制的常用手段。DNA是乙肝病毒感染最直接、特异性强和灵敏性高的指标,HBV-DNA阳性,提示HBV复制和有传染性,HBV-DNA越高表示病毒复制越多,传染性越强。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乙肝致病的根本原因,HBV的治疗主要是进行抗病毒治疗,根本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促使乙型肝炎病毒DNA的转阴。DNA检测对确诊HBV和评估HBV治疗效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了解机体内病毒的数量、复制水平、传染性、药物治疗效果、制定治疗策略等并作为评估指标,也是唯一能帮助确诊隐匿性HBV感染和隐匿性慢性HBV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Part.03
预防与治疗

乙肝疫苗接种是有效控制HBV传播的必要手段,中国实行新生儿强制计划免疫,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必要时加强免疫。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应立即检测乙肝五项,抗-HBs<10mU/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立即注射HBIG200400U以中和病毒。对急性或慢性HBV感染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报告,并应注明是急性乙型肝炎还是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根本治疗方法,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版)扩大了HBV DNA 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指征。因此慢性乙肝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启动抗病毒治疗。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