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 治疗:长效疗法是未来吗?

健客医生官方号
阅读量:626
关注

自从大约40年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首次认识到艾滋病并确定艾滋病的病因以来,艾滋病治疗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发展,这种病毒曾经是一种有效的死刑判决,现在是一种可控的情况。第一个ART药物,叠氮胸苷,于1987年获得FDA批准,如今市场上有多种不同的抗HIV药物。

HIV需要终生治疗,几乎所有目前可用的ART都涉及每天至少服药一次以防止病毒感染。对于HIV感染者而言,需要如此频繁给药的终生治疗方案可能不方便且难以维持,会干扰日常生活并可能导致依从性降低。

由专注于HIV的制药公司ViiVHealthcare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55%的参与者宁愿不必每天服用药物,只要他们的HIV保持受到抑制即可。更重要的是,58%的人表示,每天服用药物是他们生活中艾滋病毒的不断提醒,而多达38%的人表示担心每天服用药物可能会增加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艾滋病毒状况的机会。

由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有效性如果服用不当会受到显着影响,因此减轻病毒负担的更方便的HIV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制药技术研究了目前正在探索的长效HIV治疗方案,以及它们如何改善全球大约3800万感染该病毒者的生活。

长效药物

目前只有一种完整的长效方案可用于治疗成人HIV:ViiV的Cabenuva,它于12月获得欧盟批准,今年1月获得FDA批准。该疗法由一次cabotegravir注射液和一次rilpivirine注射液组成,每月仅给药一次。ViiV此后向FDA提交了一份补充新药申请,将Cabenuva的标签扩大到每两个月给药一次,此前一项研究发现,每两个月给药一次并不劣于每月给药一次。

ViiV提供长效抗HIV药物的努力并不止于此。本月,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宣布与HalozymeTherapeutics达成合作和许可协议。该交易使ViiV独家获得Halozyme的Enhanze药物递送技术——重组人透明质酸酶PH20酶——用于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毒的特定目标。PH20酶会暂时破坏皮肤下的屏障,允许皮下注射大量液体。ViiV希望该技术能够实现的更大剂量将导致开发超长效药物,给药间隔为三个月甚至更长。

制药巨头吉利德科学和默克也在寻找降低剂量要求的HIV疗法,它们已于3月签署了一项协议,共同开发和共同商业化针对该病毒的长效疗法。此次合作将使吉利德的lenacapavir和默克的islatravir组合成一种双药方案,为此将探索口服和注射剂型。口服组合的临床研究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

广泛中和抗体

迄今为止,HIV治疗的主要重点一直是ART,但广泛中和抗体(bNAb)是另一种显示出希望的策略。bNAb在某些HIV感染者体内自然发育,可以有效地广泛中和多种HIV-1(全球主要病毒)株。在治疗上,这些抗体的某些亚群有可能杀死感染HIV-1的细胞并防止病毒在细胞间传播。

第一个临床相关的HIVbNAb于1994年被确定,到2006年,已经分离出几种对多种HIV毒株起作用的bNAb。研究人员于2009年鉴定并表征了十年来看到的第一批HIVbNAb,近年来这些抗体的发现有所增加。

将bNAb作为HIV疗法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该方法似乎比ART有几个优势,包括较低的毒性和经过修饰以在体内持续很长时间的潜力。

2019年,作为母公司葛兰素史克与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之间独家许可协议的一部分,ViiV宣布正在开发用于长效HIV治疗和预防的研究性bNAbN6LS。NIAID本身正在资助和开展研究,以评估定期输注两种强效bNAb,3BNC117和10-1074,对HIV感染者是否安全。

治疗性疫苗

与旨在预防HIV感染的疫苗不同,治疗性HIV疫苗可以用于已经感染该病毒的人,刺激他们的免疫系统以阻止HIV的发展并消除对其他治疗的需要。

虽然我们距离看到这种疫苗成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研究人员正在热切地寻求可能改变生活的疗法的开发。例如,HIVCureCollaboratory(I4C)免疫疗法是由NIAID资助的六个美国研究小组之一,旨在调查HIV的潜在治愈方法。除其他方法外,I4C正在寻求开发治疗性疫苗以增强HIV特异性免疫力。

AELIXTherapeutics是一家总部位于西班牙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治疗HIV感染的新型疫苗。该公司今年报告了其研究性T细胞治疗性HIV疫苗的I/IIa期试验的积极结果,该试验表明,一些接种疫苗的参与者能够在保持低病毒载量的同时保持22周以上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