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问题及护理指导

吕园园个人号
阅读量:248
点赞量:3
关注

1、正常足月儿是胎龄≧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2500g并≤4000g、无畸形或疾病。

2、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内排胎便,约2~3天排完,若生后24小时仍不排胎便,应除外肛门闭锁或其他消化道畸形。

3、新生儿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少数在48小时内排尿,1周内每日排尿可达20次。

4、胎便形状粘稠,呈橄榄绿色,无臭味。母乳喂养为黄色或金黄色,均匀膏状或带少许粪便颗粒,味酸,平均3~4次/日。人工喂养便质较干,呈较多黄白色凝块,味臭,1~2次/日。

5、新生儿正常腋下温度为36.5~37.0℃,适宜的环境温度为26~28℃,适宜的环境湿度为50%~60%。

6、新生儿第1天的需水量(包括奶水)为每日60~100ml/kg,以后每日增加30ml/kg,直到150~180 ml/kg。

7、尽早开奶(产后15分钟~2小时内)可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及低血糖的发生。

8、母亲感染HIV、慢性肾炎、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癫痫或心功能不全等是禁忌母乳喂养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梅毒经规范治疗的母亲不是母乳喂养禁忌症。

9、婴儿胃呈水平位,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返流。吃奶急容易出现吞咽大量空气,引起溢乳,每次哺乳后建议直立抱起婴儿拍奶嗝15分钟左右。呛奶后可经鼻腔溢出,及时擦干,可用吸鼻器清理鼻腔,若出现呼吸急促,青紫需要及时就医。

10、新生儿鼻粘膜水肿、易敏感,可能出现打喷嚏,流清涕的情况,可以按摩鼻根,热敷额头和前囟门保暖。

11、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皮肤黄染,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3~4周。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5mg/dl。未达到相应日龄、胎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

12、马牙是在口腔上颚和齿龈部,黄白色、米粒大小的颗粒,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数周后自然消退。不可挑破,以免发生感染。

13、螳螂嘴是口腔内两侧颊部各有一隆起的脂肪垫,有利于吸吮乳汁。

14、乳腺肿大和假月经由母亲激素水平影响,不必干预。

15、新生儿红斑:生后1~2天,在头部、躯干及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1~2天自然消退,如合并皮肤感染,出现脓疱疹,可以涂抹抗生素类软膏。

16、粟粒疹:在鼻尖、鼻翼、颜面部形成黄白色小米粒大小皮疹,由于皮脂腺堆积引起,脱皮后自然消退。

17、新生儿哭不一定是病理情况,多数因为饥饿、排尿便、冷热不适、喂养不当引起腹胀、对环境不适应缺乏安全感等,可以“袋鼠抱”、设置“鸟巢”等给予安慰。如果出现高声尖叫或者哭声微弱、给予哺乳时拒乳或吸吮无力,需要及时就医。

声明: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查看全部

医生投稿:文章来源于医生投稿,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举报
点赞

意见反馈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