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博成瘾背后的生理机制,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给出了解释

近日,有关某体育明星因赌博欠下巨额赌债的新闻备受关注,相关一系列过往的赌博行为也被扒出。我们且不谈论赌博的道德行为,今天就扒一扒赌博背后相关的生理和心理原因。

01 柳叶刀:赌博时大脑会分泌“快乐因子”多巴胺
临床医生表示,赌博和抽烟、喝酒一样,也会成瘾,称为“赌博障碍”,是一种持续反复发作,无法自控的赌博冲动行为。
与酒精和D品的成瘾不同,赌博成瘾的躯体症状和生理表现并不明显。一篇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的文章回顾了关于赌博成瘾的相关研究,并就如何预防和治疗赌博成瘾提出了建议。
研究发现,在健康人群中,赌博行为在17岁至27岁的人群中最常见,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而有成瘾的赌徒,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赌注,并且最终导致破产,除此之外,酒精和尼古丁依赖也与赌博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研究对赌徒的大脑做了神经影像学的研究,发现当赌徒在查看赌注结果时,他们的大脑的“奖励系统”(尾状核)活动会明显增加,分泌的“快乐因子多巴胺”增多。
多巴胺是大脑奖励系统中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当大脑释放多巴胺时,大脑的兴奋程度明显增高,多巴胺会提高兴奋水平,减少对风险决策的抑制,两者结合,会强化赌博行为,也就是赌徒心理“越赌越大”。

02 关于赌博成瘾,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学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为全国比较知名的精神卫生治疗中心,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杨清艳副主任医师解释过“赌博障碍”的形成原因。一是生物学因素,有遗传倾向,如果家人喜欢赌博那么家庭成员出现这一特征的可能性较大。二是心理性因素,比如好奇心驱使,在赌博中需求兴奋或刺激,甚至寻求逃避或麻木而不能自控反复发展为成瘾性疾病。三是社会学因素,比如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赌博者在赌场时,赌钱的人体的心率明显升高,同时他们唾液中激素分泌物含量也会明显升高,类似机体对紧急事件处理时的应激反应。
赌博会使得情绪高涨,能够产生一种欢饮的精神状态,赌博引起的生理反应会引诱赌博者再次体验这种刺激,这也是赌徒上瘾的生理性原因。

03 应对“赌博成瘾”的问题,心理行为治疗是主要手段
美国精神医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对赌博障碍制定了认知行为疗法和一些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能对赌博障碍的部分症状有效,比如抑郁症状,再比如阿片类受体阻断剂或许也可以帮助患者。
另外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是心理治疗,根据条件反射原理,使用“负性强化”来消退赌博行为,如“厌恶治疗刺激”,在赌博欲望产生的时候,采用厌恶治疗形成条件反射。
总之,解决赌博障碍的关键在于尽早的支持与治疗,如正常奖励,多花时间与家人共处,享受散步和锻炼,防止大脑的奖励系统被赌博所控制。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不过小编还是建议不要赌博,除非你本身有很好的自控力。
参考资料:
1.Bowden-Jones, Henrietta, et al. "Gambling disorder in the UK: key research priorities and the urgent need for independent research funding."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22)
原创文章:方舟健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